旅行,原本是一件愉悅身心的事情,可是有時候我們也會遇上不少的煩心事。
第一個問題,是代購。在一家公關公司工作的小張,好不容易等到休年假,打算跟女伴一起去香港,結果光同事的代購清單就幾頁紙,要想買足這些東西,至少要花費總計差不多兩天的時間。讓她隻能暗暗告訴自己,下次去休假絕不會聲張了。
第二個問題,是手信。每一次旅行,愛買小東西的女人們都喜歡買一些精巧的小物件或者零食作禮物,送給同事或者親友。可是,當這項計劃被開啟的時候,我們往往會發現光買禮物就要花去一筆不小的預算。可若隻給幾個同事買禮物,其他人知道了也會不高興。
這些問題,讓我們有時候真的不知道,旅行到底是為自己,還是為別人。其實,在我們認為別人在為自己的旅行添麻煩的同時,自己或許同樣也麻煩過別人。
對於女人來說,分享原本就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元素,我們會彼此分享商場最新的打折信息,也會彼此分享一張打折卡。那麼,關於旅行,為什麼就不行呢?
在代購這個“煩人”的問題上,我們看看與小張同公司的露露是如何做的。前往香港旅行的她,同樣收到了不少同事的代購請求,在一一記錄的同時她也向大家做了解釋,就是本次的旅行是由朋友代為安排,所以她不能保證買到每位同事所需的物品。返程時,她在香港機場會停留充足的時間,所以大家的清單可以以化妝品這類物品為主,她會在機場統一幫大家購買。對於露露的要求,同事們也都給予了理解和支持。
關於手信,其實之所以將它變成了負擔,是因為後世的人們過於攀比的心理,讓它失去了本來的意義。手信,最早的稱呼是“贅”,“贅”另一意思,代表著負擔,因為對於受手信的人來說,別人為自己帶回的禮物是為別人的旅行增加了負擔。對於收贅的人來說,那份情義的價值已經勝過物品的重量。因為贅通常不會是太過貴重的禮物,隨身帶來有信手拈來的意思,所以漸漸改為稱呼“手信”。
對於去旅行的人來說,選購手信的要訣是足夠輕便卻又具有自己所遊覽的目的地的文化價值。例如,去香港和澳門旅行的人,可以選擇采購當地知名餅店的點心來作為辦公室分享的手信;去泰國旅行的人,可以選擇購買那裏專有的曼穀包的手機袋來作為饋贈女同事的小禮品。這些小禮品基本都會在我們的旅行途中買到,價格也會十分經濟實惠。收禮物的人,也可以感受到你為她選購禮品的那份心意。
在代購和手信的選購上,我們都需要堅持一視同仁的原則。因為,一旦你為其中一個人買下一份不菲的禮物時,那麼你也不得不因為內疚而為其他的人購買對等的另一件。
女人心經
當你不用把購買手信當作負擔,而是與朋友、同事分享旅行的樂趣時,你會發現它其實是旅行中最有意義的一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