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在大牛市中保持一份清醒(2)(1 / 2)

防範回調風險,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投資者的投資心態問題。我們常說:股市忌貪。當一個投資者以投機甚至是偷雞的心態進入股市,那麼他的風險就已經被最大化了。股市是一個投資場所而不是一個賭博的地方,“十賭九輸”在股市中同樣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在本輪行情中,隨著價值藍籌股和二線潛力股的上漲,大量業績不良乃至虧損的績差股也跟著雞犬升天,甚至後來居上,上漲的勢頭遠遠超過了基金重倉的指數股。而垃圾股賺錢快的錯誤認識也使得大量缺乏風險控製意識的散戶一窩蜂地湧入,ST股票一時成為散戶追逐的熱點。貪心使得很多股民在選擇股票時隻關注個股的潛在上漲空間,唯恐自己手裏的股票不能翻倍,而對市場風險、個股風險、甚至政策上的頻頻預警視而不見。

5月30日,大盤終於迎來了投資者“情理之中”、投機者“意料之外”的高位回調,上證指數從4300點一路下探到3400點附近。而曾經風光無限的績差股板塊成為這次市場調整中被擠掉的最大的一個泡沫。在基金重倉股迅速反彈並創出市場新高的同時,大量的ST股麵臨的卻是被腰斬的無情事實。而一味追求漲停板行情、無視基本麵和市場風險的股民,則順理成章地接到了行情調整前博弈接力的最後一棒。

那麼,中小投資者應該怎樣規避大盤的回調風險呢?從基本麵上說,應該選擇質地優良、盈利能力突出、資產質量較好、成長性高的價值投資型股票,這類股票往往是大盤調整風浪中的“避風港”;從技術分析上看,散戶應該選擇主力控盤強、席位資金正向流入、股價平穩上漲、均線支撐有力的股票,而對於已經經過前期市場熱炒同時在形態上急漲急跌、異常放量的股票則應避免介入。由於基金和機構投資者擁有資金、信息渠道、研究能力和風險控製等方麵的優勢,通過有效監測其倉位成本和資金流向,投資者同樣可以有效地規避風險,在市場回調中實現投資收益。

【股市箴言】

在牛市背景下,莊家更加關注股票的長期投資價值和持續走勢。因此大盤的每次調整也是其調整倉位配置和價值投資再發現的良好時機,他們在這個時候所關注和介入的股票也就成為回調行情中的“避風良港”。對於中小投資者而言,及時發現主力動向,選擇主力增倉或有效高控盤的股票介入,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規避在大盤高位時因選錯股票而產生的風險,獲取合理回報。

牛市思維是賺錢的法寶

很多投資者談到牛市思維,比如要學會牛市思維,要建立牛市思維,要培養牛市思維,要轉變牛市思維。那麼到底什麼是牛市思維,牛市思維又如何指導我們的實際操作?

所謂牛市思維就是:在大勢向好的大前提下敢於長期投資、敢於買價值低估的股票,而不是一味追漲、一味捕捉牛市裏的所謂龍頭股、龍頭板塊。牛市思維首先是一種判斷,然後才能是一種理念,一種思路,然後才是一個指導方略。牛市思維是有期限性的,是間斷而不是連續的,無限期的牛市思維不是真正的牛市思維。

思維指導行動,有什麼樣的思維,就有什麼樣的行動,所以思維很重要。但我們思維沒有轉變過來的時候,我們的行動常常會落後於市場,以至於錯過大好的機會。牛市思維是一種心態,一種自信。

複旦大學教授謝百三老師曾認為:許多散戶都做錯了,每一次的回調都斬倉割肉,其實回調是給股民送金送銀逢低吸納的好機會!

牛市為什麼還賺不到錢?主要的原因是熊市思維仍占上風,牛市思維沒有牢牢樹立。而不管熊市、牛市,選股都是股市操作成敗的關鍵因素。“熊市選重組,牛市選龍頭,”2007年兩市的最大龍頭股無非是招行與萬科,2007年市值增幅最大的行業是銀行業與地產業。現在還能不能介入?它們每衝一輪過後都有回調,回調時再逢低吸納不好嗎?很多散戶朋友說“我資金少做不來那麼大的股票,”其實,小資金在大龍頭股中高出低進不斷做差價,要比機構做得更好。

熊市中股票漲了一點大家想的是賣出,而牛市中股票跌了一點大家想的是買入。熊市思維與牛市思維的不同除了直接反映在對股票價值的判斷不同之外,對政策麵的研判也會出現差異,有的時候更會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以再融資等股票擴容消息為例,在熊市中,有聞“新”必跌的規律,不要說是那些已經被證明確鑿的消息,就連市場上不知出處的傳言也能讓大盤抖三抖。而如今,接二連三的有關再融資、新股發行、新老劃斷等擴容消息不僅沒有動搖大盤向上的趨勢,而且還被市場視為利好,一些有再融資消息的公司更是得到追捧。

牛市裏在你對大盤的預期目標沒有達到之前,永遠要堅持牛市不輕易言頂,而且每一次大跌都是一次進場良機,可以把每一次大跌當成利好。要堅持自己的判斷,不要隨意調整自己的目標,當大盤上漲達到我們的預期時,應該先選擇離場,然後再伺機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