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瀟一聽馮正源這話頓時哭笑不得,這算什麼?送孫女上門,然後近水樓台先得月嗎?
不過事已至此,陳瀟也不可能無禮到讓馮正源命令他孫女搬走。
陳瀟隻能點頭道:“既然是這樣,那就平時就麻煩馮小姐了。”
“她叫馮蘇蘇,您以後叫她曉茹就行。她比您小三個月,該叫您‘哥哥’。”
馮正源提起他這個孫女話匣子就關不上了,一路上他從馮蘇蘇五歲學鋼琴,七歲練書法開始說起,一直說到她之前特地去迪拜米其林餐廳學廚藝。
好在沒用多久隱龍居到了,不然馮正源非得把馮蘇蘇的三圍數據一並報給陳瀟不可。
陳瀟也是無奈,他心裏對於另一半隻留了一個位置,這個位置是沐晴的。除了她,陳瀟心中再也容不下第二個女人。
所以馮正源做這麼多,其實也隻是徒勞之功而已。
很多在帝居一品住了快二十年的人都不知道,帝居一品最南麵這片沒對外開放的綠化帶中,除了有一個人工湖以外,居然還有一棟古香古色的木宅。
這棟木宅就是馮正源為陳瀟準備的隱龍居,路上馮正源就給陳瀟介紹過了。這棟木宅五開間,一共九個房間。通體用金絲楠、紅酸枝以及小葉紫檀三種珍貴無比的木材建成,在這木宅右後方的獨棟別墅,就是馮蘇蘇的住處。
隱龍居的裝修設計非常合陳瀟的意,當然就算再差那肯定也是比竹馬弄那邊要好得多。
木宅前麵是一大片院子,院子前麵便是人工湖。
陳瀟和馮正源走過人工湖的木拱橋來到木宅院子當中,隨行的那些人則留在了隱龍居的苑門外。
陳瀟在院子裏聞到一股飯菜香氣,他看了馮正源一眼,心裏已經有了些許猜測。
不一會兒木宅的大門打開,一名係著圍裙,年輕貌美的女子走出來。
女子先是衝著馮正源叫了一聲:“爺爺。”,然後她一對美目看著陳瀟問:“這位就是陳瀟哥哥吧?”
陳瀟點頭,態度有禮但疏遠,“是的,我是陳瀟,你是馮蘇蘇?”
“瀟哥哥以後叫我蘇蘇就好了,我們兩個是鄰居呢。”
馮蘇蘇的笑容很甜,給人一種純淨溫柔的感覺。陳瀟對馮蘇蘇雖然談不上喜歡,但第一印象還算不錯。
至少在陳瀟看來,這不是一位令他難以忍受的鄰居。
“蘇蘇,飯做好了嗎?你瀟哥哥估計是餓了。”馮正源問馮蘇蘇。
馮蘇蘇連連點頭,“飯菜都是已經燒好了,就是還有道佛跳牆欠缺一點兒火候。要是瀟哥哥餓了可以先吃。”
陳瀟從下午起就沒吃飯,到現在是真餓了,他也不藏著掖著,當下直接點頭:“還是先吃點兒吧,是真的餓了。”
“哈哈哈……”馮正源和馮蘇蘇一起笑起來,三人一起走進木宅。
木宅的正廳是作為議事用,飯廳在右側,客廳在左側。馮蘇蘇僅僅隻在飯廳的八仙桌上擺了三副碗筷,飯菜都還沒上桌。
趁著馮蘇蘇端飯菜的這個時間,馮正源帶著陳瀟在屋內轉了一圈。尤其是陳瀟的主人房,馮正源著重給他介紹了一下,因為他在主人房內幫陳瀟把衣鞋褲襪,手表手機等物全都準備齊全了。
陳瀟對於這些隻是淺淺地看了一眼,錦衣玉食,名表豪宅。這些東西對於一般的年輕人來說可能很具有吸引力,但就陳瀟而言,這些隻不過是身外之物。
身為一個練武之人,一旦進入先天之境後,心境修為的重要程度要遠高於武學上的修為。
華夏武林界的名門世家,一般把武學的心境修為分為八目。
即儒家孔聖門徒曾子所說的八目境: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陳瀟也許還達不到“齊家”之境,但是經過十年磨礪,“修身”肯定是能做到的。
“瀟哥哥,爺爺,吃飯了。”
馮蘇蘇甜美的聲音響起,馮正源趕緊找到陳瀟:“小陳先生,咱們先吃飯吧。”
陳瀟點點頭,徑直走出房間。
飯桌上陳瀟的習慣是食不言寢不語,菜不過三口,飯不過七分。
簡單兩口吃完飯以後,陳瀟放下碗筷對馮蘇蘇和馮正源道:“蘇蘇,馮老,我吃好了,你們慢用。”
“瀟哥哥,是飯菜不合你胃口嗎?怎麼就吃這一點兒?”馮蘇蘇有些失落地問。
陳瀟淡笑著搖頭,“不是,是我每頓飯隻能吃這麼多,過猶不及,相比馮老也很清楚這個道理。”
“二位慢用,我出去走走。”
陳瀟說完直接走出木宅,他沿著木宅外的人工湖慢步行走。馮蘇蘇伸直脖子透過窗戶看了兩眼,她有些沮喪的對馮正源道:“爺爺,看來這位瀟哥哥並不喜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