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最高價和最低價的百分比(2)(1 / 3)

果然,在達到297.25點之後,走勢開始下跌。根據三日走勢波動圖和九點擺動圖,投資者需要計算的是低位195.35點和高位297.25點之間的50%處,也就是246.30點。如果跌破這一點數,說明價格還將繼續下跌。1930年9月10日,股市出現了最後一波上揚行情,股指達到247.21點,剛好略高於50%的246.30點。隨後在13日,股市的低位已經跌破195.35點,平均指數也跌破了193點,剛好是高位386.10點的50%處。這說明股市走勢已處於弱勢,還將繼續下跌。這輪下跌行情之後一直持續到1932年7月8日,中間也有過幾次正常的反彈。當時最低價已經隻有40.56點。之前高位386.10點如果減去87.5%就是48.26點。如果我們看一看極低價28.50點的百分比表,我們會發現這一點數的50%處是42.75點,剛好形成一個阻力位。如果我們將1921年的最低點64.00點減去37.5%,我們會發現結果是40.00點,剛好是一個支撐位。回到1897年4月8日,當時最高點是40.37點,而且我們如果看一看三日走勢波動圖,會發現在1987年6月4日,股指已經漲過這一高點。從這一點開始,走勢開始上行,平均指數自此從未再跌回到這一位置,直到1932年7月8日,股指在40.56點築底。

我們從極低點40.56點計算出第一個出現阻力位的點數。再在該點數加上100%,就得到了81.12點。

1932年9月8日,平均指數反彈上漲至81.50點,高位剛好出現在此點數的50%處。

1933年2月27日,股市又下跌到最低點49.68點。這是第二波下跌行情中的最低點。從百分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從40.56點上漲25%是50.70點,這是一個重要的支撐位。並且平均指數49.68點的低位恰好低於此點1點。

因此上升的趨勢開始明朗化。

1933年7月18日,股指最高點達到了110.53點。為什麼平均指數的高位會在這個點數?前麵一個低點40.56點上漲175%是115.54點,而且低位64點上漲75%是112.00點,這就說明這是一個重要的阻力位,給投資者提供了一個較好的賣點。而且時間周期表明市場將見頂回調,因為時間離1932年7月低位出現的時間剛好整一年。

我們也可以將同樣的規則運用在110.53點的高位,從此點數減25%,就得到一個重要的支撐位和買入點82.90點。在隨後3天內,股市經曆了曆史上一次最快的下跌,股指在7月21日這天下跌到了84.45點。剛好稍高於82.90點這一支撐點。接下來,一輪反彈行情出現。如果你在這時候能夠買入股票,那麼剛好可以在股市反彈到107.00點出貨。

1933年10月21日,上一次出現極低點的位置是82.20點,比支撐位82.90點低1點。1949年6月30日在本書交付印刷之時,這是平均指數最後一次在如此低的位置上交易。投資者還應注意算出82.20點上漲100%的重要阻力位164.40點。

1934年7月26日,股指下跌至84.58點,大盤已經第三次運行到這個低位附近,表明一輪新的大牛市將出現,因為市場已經穩定在最低點40.56點100%附近的位置。果然,牛市不久出現,股指一直上漲到110.53點,這是1933年7月的最高點。當股指突破這個高位後,我們應該算算平均指數到底會上漲到什麼位置。我們知道如果386.10點下降50%是193.05點,在1931年2月24日,平均指數已經到達過高位196.96點。因此,從邏輯上來說,阻力位和賣點應該介於193~195點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