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現在比1932年前更難賺錢嗎(1 / 2)

很多讀者都寫信問我一個問題:現在比1932年前更難賺錢嗎?我的答案當然是“不”。如果你選股正確,仍然可以像以前一樣獲得豐厚回報。隨著市場大環境的變化,人們的市場行為也受到了影響。政府通過頒布法律來規範股市交易,要求人們繳納更多的保證金。所得稅法迫使人們更加傾向長線投資,這樣一來,可以少繳一點兒稅。由於股票短期內價格波動不定,倒手買賣也不再有利可圖。待在交易室,緊盯行情也不再管用了,要想獲利,還是坐下來研究研究走勢圖吧!

許多上市已久的股票走勢漸漸趨緩,股民們想靠這些股票在短期內賺快錢似乎已經是不太可能了。股價高達100美元以上,並且寬幅振蕩的股票已不再比比皆是。

1949年6月14日,股市創下新低。當天交易的股票大約是1100隻。股價達100美元以上的股票隻有112隻。其中許多是投資者持有的優先股,並且這類股票價格波動不大。當天交易股價在20美元以下的股票有315隻,還有202隻股價低於10美元,83隻低於5美元。這樣一來,股市中一半多的股票價格在20美元以下。麵對這麼多低價股,長線持有成了唯一賺錢的炒股方式。

這幾年,許多高價股通過股票分紅,把股價壓低,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低價股。

以同樣的股本獲得更大的利潤

比起前幾年,股民憑借同樣的股本可以在今天獲得更多利潤。比如,如果你買進100股股價為100美元的股票,你必須支付10000美元。但同時,你也可以憑50%的保證金買進這100股股票。如果這隻股票上漲10點,那麼你就獲利1000美元,資金增值20%。但如果你以50%的保證金買進1000股股價為10美元的股票,隻要這隻股票上漲5點,你就可以獲利5000美元,資金增值100%。如今市場上有這麼多增值前景良好的低價股,投資者還是有機會像以前一樣賺大錢。

成交量萎縮

近幾年,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票交易量明顯萎縮,其主要原因是股民們開始長期持股。自1934年《證券交易管理條例》頒布以來,集合資金和操縱股市的行為已經銷聲匿跡,但這也並不意味著以後不會出現大牛市或大漲行情。長久下去,股票最終將彙聚到炒長線的股民手中,股票的流動將會趨緩。

但是,如果發生某個突發事件,股民往往會掀起一股購買狂潮。然後,買家會發現市場流通的股票稀少,從而通過競購,把股價推高。股價越高,人們的購買熱情就越高漲。因此在牛市的最後一個階段,往往可以看到人們峰湧入市,迅速推高股價。曆史在華爾街不斷重新上演,過去發生的將來還會再次發生。

美國政府於1946年1月規定股民購股時必須支付100%的保證金,也就是必須付清所有錢款。當時,股市已經在高位運行,漲勢已經持續了三年半。

政府的規定會抑製股民的購股熱情嗎?不會。當時每天股指平均上漲20多點,情況一直持續到1946年5月29日,股市達到最高點。這也證明了隻要人們有購股熱情,政府就不能阻止股市上揚。投資者認為政府之所以頒布這條規定,就是擔心股市的漲勢將會失去控製,這樣一來,更加促使投資者大量購股,保證金多少不是他們關心的主要問題。從我的經驗來看,股市的漲跌隻受時間周期的影響。如果時間周期顯示現在正處於上升階段,那麼股市就上漲,如果是下降階段,股市就下跌。這也是為什麼股市既能在利好消息時下跌,也能在利空消息時上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