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收入及花銷
很少有人清楚自己的錢是怎麼花掉的,甚至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收入。沒有這些基本信息,就很難製定預算,並以此合理安排錢財的使用,搞不清楚什麼地方該花錢,也就不能在花費上做出合理的改變。
製定預算,並參照實施
財富並不是指掙了多少,而是指還有多少。聽起來,做預算不但枯燥,煩瑣,而且好像太做作了,但是通過預算可以在日常花費的點滴中發現到大筆款項的去向。並且,一份具體的預算,對我們實現理財目標很有好處。
削減開銷
很多人在剛開始時都抱怨拿不出更多的錢去投資,從而實現其經濟目標。其實目標並不是依靠大筆的投入才能實現。削減開支,節省每一塊錢,因為即使很小數目的投資,也可能會帶來不小的財富,例如:每個月都多存100元錢,結果如何呢?如果24歲時就開始投資,並且可以拿到10%的年利潤,34歲時,就有了20,000元錢。投資時間越長,複利的作用就越明顯。隨著時間的推移,儲蓄和投資帶來的利潤更是顯而易見。所以開始得越早,存得越多,利潤就越是成倍增長。
不再月光家庭的5種方法
年輕人總是覺得自己好不容易大學畢業了,總覺得應該好好補償一下自己,對於社會上流行的東西都是樂此不疲,所以大都成了月光族。於是,當年輕人談到理財這個話題的時候,大都說一聲:我無財可理。難道真的是無財可理麼?很多同學剛畢業收入也在4000以上,為何畢業三年過去,卻發現居住的房子越來越小(為了省錢,搬到便宜的房子裏住),而且手中也沒有積蓄,月前瀟灑,月中恐慌,月末狼狽,實在是讓人為之一歎。而在相同條件下之下,一些同學總算是攢下了筆小錢,如何做到的呢?
方法與步驟
買一份儲蓄性的保險
因為白領們年紀都不大,每月拿出200多元,為自己提供了一份有分紅的儲蓄型重大疾病保險,並且附加上重大傷害。這樣,若是不幸出事,至少不會成為自己那個偏遠山城裏家人的負擔(我們都是北漂),而且也能保證自己好不容易辛苦打下的江山不會一下子就被疾病或意外打垮。如果很幸運一輩子都沒事,那麼也可以老的時候給自己花或是留給後人。
記流水賬
確定自己每個月的資金流向,現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白領都流行加入賬族進行網絡在線記賬,加入賬族已經成為一種時尚。記兩個月以後,做一個嚴格的審視,將那些沒有必要、並且不會降低他們生活水平的消費拿掉,或是選擇替代品。畢竟,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如果不能讓他們知道什麼是必需的,而什麼不是必需的,那麼理財所必需的閑餘資金又從何而來呢?
從自己的錢包掏錢出來
如果在購物或是消費的時候,若是對方找給了你一張五元的鈔票,你就會假設這張錢不存在,拿出來放在另一個口袋裏,回家後放入一個盒子收好。等到攢到100元就在方便的時候帶去銀行存起來。另外,這個銀行一定不是在你工作地點或是家的附近,並且千萬不要辦卡。大家應該都確定自己的自製力如何吧?信用卡都能刷爆,何況自己的錢了?
多在自己家中做飯,不要總在外麵吃
公平地看待信用卡
有人認為信用卡是完全的負債,不值得擁有;有人則認為信用卡能讓自己得到自己現在的收入所得不到的東西,全然不顧今後的生活。甚至有人將信用卡作為提現的工具,渾然不懼提現以後的手續費和今後的利息。建議:能刷卡的時候一定是刷卡,但不去購買任何計劃外的東西,隻是購買必須購買的東西,盡量不提現,還要全額還款,而不是還最低還款額。
新婚小家的理財行為
婚後理財必修課
結婚,既是兩個獨立生命體的結合,又是兩種獨立理財記錄的合並。每一對就要步入婚姻殿堂的戀人們,即將麵臨的已不再是花前月下浪漫的約會,而是一生的約定,以及約定之後瑣碎的日常生活。如何共同心往一處使,錢往一處花,讓家庭財富得到快速積累,都是婚後家庭理財的必修課。
家庭理財就是把家庭的收入和支出進行合理的計劃安排和使用。當組織成一個家庭的時候,理財規劃就變複雜了,孩子的養育費、父母的贍養費、家庭的日常開支、自己將來的養老費、各種家庭保障等等。在進行規劃之前,先整理一下家庭財產,有多少存款、多少投資、多少負債、多少固定資產、多少流動現金,然後再進行理財規劃。
如一個剛剛組成的家庭,年收入為5萬,丈夫年收入3萬元,妻子年收入2萬元,每月固定支出1200元左右。一套價值20萬元的住房,10萬元房貸,活期存款3萬元,家庭沒有任何保險保障,一年後準備要一個寶寶,這樣的家庭該如何理財呢?
這個家庭的理財目標:10年內把貸款還清,儲備教育費用,夫妻養老。
一、投資規劃
該家庭的支出還算合理,但是由於還有10萬元的房貸,每個月房貸支出1100元,那麼月支出合計2300元左右,占收入的46%,因此要實現家庭的其他目標必須靠強製儲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