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星從小生長在農村,家境算不上富裕,但也並不貧困,是那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家庭。從有記憶開始,媽媽就一直諄諄教導,零星也收斂了自己的蠻橫不講理,努力去做到媽媽要求希望的乖乖女形象,什麼時候、是麼事情都會服從爸爸媽媽的安排,從來不會去反駁什麼,這樣的小零星是讓人喜歡的,雖然能夠讓爸爸媽媽滿意,但是表麵現象隱藏下的苦澀酸楚恐怕隻有自己最清楚了,誰又能知道這具幼小身體所承載著的那份與這個年紀毫不相符的壓力呢?
小孩子畢竟是小孩子,再怎麼懂事也還是會有那份與生俱來的稚氣,會在負麵情緒爆棚下宣泄出來,所以小零星也做過“蠢事”。記憶已經有點模糊了,忘了是什麼原因,某一天晚上小零星在耍小孩子脾氣,導致媽媽很生氣,所以小零星就被推到了門外,媽媽讓其好好反省反省,在叫門無果的情況下,小零星隻好跑到隔壁的爺爺奶奶家叫門,尋求幫助,聽到了叫門聲,媽媽趕忙衝出家門把還在叫門的小零星抱回了家,可想而知,之後又是一頓大道理的演講會。就這樣一直被精神壓製著,零星成了一個公認的好脾氣的“爛人”,其實這並不是好脾氣,而是自己的一種偽裝,對情緒的一種隱藏,但不得不說,零星隱藏得很好,隻是也已經快到極限了。
隨著年齡慢慢的增長,零星發現了爺爺奶奶的“不正常”。說來話長,小時候對很多事情都是體會不到的,到時到了某個時間段就開始慢慢感知外界的事物,爺爺奶奶似乎不是很喜歡自己,對自己有差別待遇。因為生在農村,所以也知道“重男輕女”這一說法,可是仔細想想好像不是那麼回事,原因很簡單,爺爺奶奶隻是對自己有差別待遇,對叔叔家的姐姐還是疼愛有加的。發現了這一事實並得以印證之後,零星有點困惑了,自己一直表現的很懂事、很乖巧,別人家的爺爺奶奶也很喜歡自己,可為什麼自己的爺爺奶奶就不喜歡自己呢?終於在小孩子的好奇心驅使下,零星向媽媽問出了這個疑問,但媽媽卻說是自己想多了,雖然自己也想相信這個回答,但是事實卻總是很殘酷,爺爺奶奶越來越過分的行為給了自己一個“NO”的答案。
一天晚上零星去爺爺奶奶家拿落下的書包,走進院子裏發現裏屋的門是插著的,推不開,於是便用手敲了敲門,爺爺奶奶應了聲,但是卻沒有馬上來開門,自己就好奇地趴窗戶上看,看到了爺爺奶奶在匆忙地收拾飯桌,姐姐正端著碗在吃著什麼,看到這一幕要說不委屈那才是假的,隻是早已經學會了隱藏自己的情緒,大約過了十分鍾不到吧,門終於打開了,一股方便麵的味道迎麵撲來,不用腦子想也知道是怎麼回事了,看著屋裏的三個人,麵無表情地拿起書包就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內心的獨白是這樣的:當我是傻子也該有個限度吧,自欺欺人而已。回想著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也隻是想著或許自己再努力做到更好就會有所改變吧,但是現實又狠狠地給了一記耳光,一直在大連的舅舅回來了,買了很多零食,這是每年隻有一次的福利,但是今年爸爸媽媽沒在家,舅舅隻好把東西放在爺爺奶奶家,囑咐了幾句話就離開了,沒想到的是舅舅前腳剛走,奶奶就把零食打開給了姐姐,卻沒有給自己,由此可見自己根本沒在爺爺奶奶的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