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中記載了這樣一件小事:傅聰年輕時彈奏鋼琴的姿勢不太好,身體經常搖擺。
傅雷先生覺得這樣既不雅觀,也讓人感覺不夠穩重,多次提醒傅聰注意。傅聰也做過很多努力,希望改掉這個壞習慣,但效果並不理想。多年以後,有一天傅聰很高興地寫信告訴他父親,他已經改掉了身體搖擺這個毛病。傅雷先生在回信中指出,即使這樣一個細節問題,也不是單靠有意識的注意就能解決的,修養到家了,自會迎刃而解。
不單是彈琴,人生的各個方麵,包括股票、期貨的投機領域,一個人的修養和境界,都深深地支配著他的思想和行為,無形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市場交易就是簡單的一買一賣,但在這一買一賣的背後,隱含著投機者不同的觀念、意識、目的、動機,反映出投機者的價值觀、市場交易理念、對待金錢的態度、對待風險的態度等等。市場交易的成敗,投機者在金融領域的最終命運,固然受一些偶然的、意外的因素影響,但最根本的深層次原因取決於一個投機者的綜合素質,即一個投機者的人生修養和境界。
投機者的修養和境界依賴於兩方麵的因素。一方麵是對市場的理解,對市場交易中一些重大的原則性問題的認識深度;另一方麵是投機者對自我的認識,包括對自己的心理弱點、性格缺陷、思維、行為習慣等主體內在世界的了解程度。這兩方麵因素相互影響、相互製約。投機者的自我認識越深刻,對市場的理解就越深入;反之也是。一個成功的股票、期貨投機高手,往往既有深刻的市場見解,也能洞悉自己的內心世界,同時在這兩方麵達到很高的層次。投機之路是一個漫長的修煉過程,投機者在摸索前進的道路上,會遇到難以想像的困難,大多數人最終不能抵達理想的彼岸。但是,隨著市場認識的深化,投機者修養、境界的提高,一旦你突破了自我的局限,超越了平庸凡俗,就會有巨大的收獲……
在股票、期貨交易中,我們曾經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犯著同樣的錯誤。判斷失誤時不及時止損、逆勢交易、孤注一擲、急躁衝動等等,這些現象幾乎長期困擾著大多數市場參與者。
我手頭保存著40多本過去交易的日記。有時候隨便一翻就會發現,雖然隔了很久,各個日記本上記錄的交易經過卻非常相似。如果不看上麵的日期,我很難分清哪一篇寫在前麵,哪一篇是後來寫的。顯然,有許多錯誤我過去幾年一直在重複地犯。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對自己不可救藥的愚蠢行為痛苦之至,絕望中甚至想徹底放棄股票、期貨的投機生意。
並不是我沒有意識到自己一直在幹傻事,有很多問題我在進入期貨市場的初期就已經發覺。
但是,幾年以後,這些錯誤卻依然頻繁地出現在我的交易中。古人雲:事不過三。又說:三折肱,成良醫。每一次,當我因為犯錯而受到市場的懲罰時,我都會清醒地告誡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重複類似的錯誤已經遠遠超過三次,應該學得聰明一點。但是,當懲罰的痛楚過去以後,我會立刻忘掉令人不快的經曆,好像什麼也沒有發生過,重新回到老路上。
我一次一次下定決心不再重複過去的錯誤,但一旦進入市場交易,依舊故態複萌,情況似乎沒有得到絲毫的改變。在期貨交易的前幾年,我的投機活動一直迷失在這種惡性循環的怪圈中,仿佛進入了暗無天日的地獄,心靈和精神長時間在痛苦、絕望、懊悔中煎熬,卻無法自拔。
現在看來,這一切的發生並非偶然。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一個投機者的修養和境界不達到一定的高度,這一切就無法避免,許多錯誤永遠無法改正。數不勝數的所謂錯誤隻有在時過境遷,投機者的思維、認識、境界到了一定層次以後才能恍然大悟。在此以前,盡管你在市場交易中殫精竭慮、苦苦掙紮,努力想避免各種各樣的錯誤,結果總是令人失望的。你注意了這一方麵的問題,錯誤就會從另外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冒出來……就像一個新手開車,注意了前麵路上的障礙,卻忘記了後麵和旁邊的危險;注意了手上的動作,卻忘記了腳下油門和刹車的位置。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多數市場參與者日複一日,像噩夢一樣無法擺脫的錯誤,隻能隨著投機者的修養和境界的提高而被超越,被消解,而無法在當前的境況下徹底消滅,不再重犯。例如,投機交易中的止損問題、市場新手衝動性交易的問題,都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投機者整體的交易理念、修養、境界不到一定的高度,這些錯誤就難以徹底解決。
一、關於衝動性交易的問題
許多經驗豐富的老手都認識到,衝動性交易具有巨大的破壞性,嚴重威脅投機者的資金安全……從進入期貨市場的那一天開始,我就一直身受其害。很多年過去了,我還在同它作殊死的搏鬥。不知道有多少次,前一天晚上我在分析、判斷市場走勢時非常冷靜、理智,做好了詳細的交易計劃。但是,僅僅過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我一走進交易大廳,一切就變得讓人難以理解。我會徹底忘記原來製定好的交易計劃,忘記自己究竟應該怎麼操作,而完全被市場價格的波動所牽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