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大盤還是個股,無論是什麼原因造成股指暴跌,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反彈。暴跌是指大盤或個股在某種利空消息的刺激下,股民發生恐慌性拋售,造成股指、股價在極短時間內急速下跌的一種非理性舉動。暴跌具有突然性和短期性的特點。一旦市場恢複理性,股指將會相應回彈。暴跌,尤其是下跌末期的暴跌,往往是空頭的最後一擊,故也是進場的最佳時機。
第三,堅實底部。
是指大盤或個股在跌至某一指數或價位時得到強有力的支撐。股指或股價屢屢碰底不下,發生橫擺現象--這是一個明顯的反彈信號。滬市指標股陸家嘴於1993年6月28日上市,掛牌價為17.88元,在上摸21.78元後隨大盤急速下滑,至7月19日已跌至13.90元。其時,大盤仍在緩緩下沉,但陸家嘴卻已發生碰底信號。在大盤指數下挫40餘點的情況下,陸家嘴突然止跌,連續5個交易日股價都在14元以上徘徊,說明其底部已堅實無比。在完成築底行情後,陸家嘴突然啟動,股價飆升不止,直達33元的天價,並由此而帶動了滬市的一輪中級反彈行情。
第四,績優股領漲。
少數投機股的偶然飆升,充其量不過是個股行94年7月25日。外地機構拉抬異地小型投機股,想以此來帶動一輪上揚行情。在兩個交易日裏,股指上漲25點,重慶藥業漲1.08元,廈汽漲0.80元,萬象漲0.97元,而兩橋一嘴及一些績優股卻無啟動跡象,最終導致此輪行情半途夭折。績優股是股票中的主力和旗幟,具有較強的號召力和凝聚力,隻有績優股全線啟動,率先領漲,股民才敢放心跟進,大盤才能穩步上行。如1996年底暴跌後,滬市長虹、春蘭、深市發展、瓊民源等老牌績優股漲幅較大,帶動了人氣,使滬、深兩市分別從855和2800點的低穀步入了上升通道。
第五,震蕩頻繁。
在一段時間裏,滬股走勢水波不興,震幅極小,連續數日股指都是走一條直線。這樣平靜的走勢,當然不會有任何行情。1995年7月25日,股指發生劇烈震蕩,僅上午就走出了五波行情,且上下落差達15點之多。在下跌過程中,震蕩越厲害,反彈的機率就越大.這是因為震蕩次數多,說明多空搏鬥激烈。按一般說法,在一個交易日中有七波以上震蕩行情,在上升期則下跌概率偏大,在下跌期則上升概率偏大。連續七次打壓不下,說明多頭的力量和決心,多空力量一旦轉換,則股市反彈就在眼前。
第六,價升量增。
量價關係是股市升跌的晴雨表。價升量減,則上漲難以持久;價升量增,上漲才有基礎。作為一個股民,必須密切注意盤中的量價變化並以此來決定股票的進出。價升量縮時買進,則有可能吃套,價升量增時觀望,則有可能踏空。1995年7月25日和7月26日的成交量從原來的每日1~2億元增到4.9億和7.3億,成交量放大,推動股指上漲了7.5點。8月1日,成交量放大到29.78億,股指飆升112點。
當然,成交一旦成天量,則又可能是出貨的信號了。
第七,彌補缺口。
在股指下跌過程中,常常會發生一些跳空缺口。按缺口理論,一旦發生此類情況,股指則會沿著原來的方向加速上升或下跌。在下跌過程中,發現跳空缺口,當立即出貨。但是一旦缺口得到彌補,則不排除有一輪反彈行情。如同年7月22日滬股以363.72點收盤,7月23日跳空8點以355點收盤。在股指回補363點並在其位上站穩之後,大盤指數便一路上揚,當日收了根中陽線。
第八,有效支撐。股指在下跌過程中,至某一階段止跌,止跌處便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支撐線.股指在遇到有效支撐後往往在蓄勢反彈。支撐線是由一段時間內,各低點的連彈的次數越多,到此支撐線便越不容易破,行情至此得以反彈的希望便越大。所以,我們在支撐線附近可以買入股票,等待行情回升(反彈時獲利)。但需要注意的是,支撐線並非一點不變,而是在不斷調整和變化之中,故它具有階段性和不穩定性。相對不同時期而言,對一波行情,某線是支撐線,而對另一波行情,就可能成為阻力線。
了解了以上反彈所具備的條件並在實踐中反複操練,搶反彈的功夫便會日趨老練。
45.隨機應變,機動操作
由於股市變幻不定,對散戶而言,在操作過程中也應隨機應變,機動操作,這種操作技巧貫穿於炒股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