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股票的概念與特征
概念
在市場經濟改革浪潮中,我國的股票市場也不斷的發展與完善,股市投資不僅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一個熱點,也是股市投資者願意承擔風險的理財手段,因此,股票也自然成為了人們談論的焦點。
股票是什麼?股票是股份證書的簡稱,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借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金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
股票的作用有三點。(1)股票是一種出資證明,當一個自然人或法人向股份有限公司參股投資時,便可獲得股票作為出資的憑證;(2)股票的持有者憑借股票來證明自己的股東身份,參加股份公司的股東大會,對股份公司的經營發表意見;(3)股票持有者憑借股票參加股份發行企業的利潤分配,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分紅,以此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
二、特征
股票的特征:股票是投入股份有限公司的資本份額的證券化,屬於資本證券。一般說來,它依股份有限公司的存續而存在。但是,股票又不同於投資本身。通過發行股票籌措的投資,是股份有限公司用於用於生產和流通的實際資本;而股票則是進行股票投資的媒介,它獨立於實際資本之外,憑借它所代表的資本額和股東的權益在股市上從事獨立的價值運動。
具體來說,在市場經濟運行中,股票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收益性
指的是持有者憑其持有的股票,有權按公司章程從公司領取股息和紅利,獲取投資的收益,這既是股票投資者向公司投資的目的,也是公司發行股票的必備條件。
股票收益的大小取決於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盈利水平。在一般情況下,從股票獲得的收益要高於在銀行儲蓄的利息收入,也要高於債券的利息收入。
股票的收益性還表現在持有者利用股票可以獲得價差收入和實現貨幣保值。也就是說,股票持有者可以通過低進高出賺取價差利潤;或者在貨幣貶值時,股票會因為公司資產的增值而升值,或以低於市價的特價或無償獲取公司配發的新股而使股票持有者得到利益。
(二)風險性
股票的風險性是與股票的收益性相對應的。
認購了股票,投資者既有可能獲取較高的投資收益,同時也要承擔較大的投資風險。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由於多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股票的收益就不是事先即已確定的固定數值,而是一個事先難以確定盼動態數值,它要隨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盈利水平而波動,也要受到股票市場行情的影響。公司經營得越好,股票持有者獲取的股息和紅就越多;公司經營不善,股票持有者能分得盈利就會減少,甚至無利可分。這樣,股票的市場價格就會下跌,股票持有者就會因股票貶值而遭受損失;如果公司破產,則股票持有者連本金也保不住。
由此可見,股票的風險性是與收益性並存的,股東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是對其所擔風險的補償。股票收益的大小與風險的大小成正比。
(三)不可償還性。
股票是一種無期限的法律憑證,它反映著股東與公司之間比較穩定的經濟關係。同時,投資者購買了股票就不能退股,股票的有效存在又是與公司的存續期間相聯係的。對於認購者來說,隻要其持有股票,公司股東的身分和股東權益就不能改變。同時,股票又代表著股東的永久性投資,他隻有在股票市場上轉讓股票才能收回本金。而對公司來說,股票則是籌集資金的主要手段,由於股票始終置身於股票交易市場而不能退出,因此,通過股票所籌集到的資金在公司存續期間就有一筆穩定的自有資金。
(四)流通性
股票具有很高的流通性。在股票交易市場上,股票可以作為買賣對象或抵押品隨時轉讓。股票轉讓意味著轉讓者將其出資金額以股價的形式回收,而將股票所代表的股東身份及各種權益讓渡給了受讓者。流通性是股票的一個基本特征。股票的流通性是商品交換的特殊形式,持有股票類似於持有貨幣,隨時可以在股票市場兌現。股票的流通性促進了社會資金的有效利用和資金的合理配置。
(五)股份的伸縮性
股份的伸縮性是指股票所代表的股份既可以拆細,又可以合並。
股份的拆細,即是將原來的1股分為若幹股。股份拆細並沒有改變資本總額,隻是增加了股份總量和股權總數。當公司利潤增多或股票價格上漲後,投資者購人每手股票所需的資金增多,股票的市場交易就會發生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將股份拆細,即采取分割股份的方式來降低單位股票的價格.以爭取更多的投資者,擴大市場的交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