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大盤見頂的標誌
(1)新股定位高。上市首日新股,如果開出一步到位的“天價”,而且高得有些離譜,這可以通過比價效應來對比。
(2)擴容節奏加快。如果擴容速度明顯高於一個階段的節奏,如幾個月來都是每周發行3~4隻新股,而近期突然增加到一周發行5~6隻,便是大盤即將見頂的標誌。
(3)偏空消息增多。如媒體曝光上市公司欺詐問題,監管部門查處市場違規事件,擬實施的舉措明顯抑製做多,股評界一派唱好,特別把股評唱多也歸入消息麵偏空,凡股評唱多者占上風時,大盤必見頂。
(4)量增價滯顯現。此項標誌較為直觀,如在一段時間縮量上漲,甚至於無量上漲之後,突然有一天成交量明顯地放大,此時指數不漲,或略有上漲,但總體上卻是跌家比漲家多,經分析是指數股拉住了大盤,而且還有莊股在進行對倒的嫌疑,便是典型的頂部標誌。
如何逃離頂部
(1)必須始終堅持從“成交量、換手率、趨勢線”這三個方麵去細心研究,從2007年國慶以來,隻要是嚴格執行這三點紀律的投資者都非常安穩地躲避了隨後漫長的大跌。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其根本就是短期股票價格上漲到30%以上的品種,特別是50%或翻番者,成交量激增,換手率連續超過15%,且跌破5~10日平均線,必須離場觀望。
(2)警惕主力製造假突破。從複盤資料裏可以看到,2007年大盤在經曆過“5.30”,“6.20”以及國慶三個重要調整後,不少的個股都出現了技術K線上的“三重頂”。而在12月18日開始的大盤反彈中,有220家股票走出了曆史新高行情。可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很多股票衝關過程中出現了“假突破”。例如深萬科在10月31日以漲停方式衝擊曆史阻力位,走出新高,不少技術派人士紛紛看好該股中長期巨大上升空間被打開,爭先恐後追殺進去。可是,在隨後的幾天時間裏,深萬科不漲反跌,甚至走出破位局麵,即使之後看來,調整仍然未完。可見,主力在技術上的製造假突破,往往就是代表中級行情向空。這樣的個股例子很多,比如2007年8月7日的湖南投資、2007年11月5日的泰山石油等等。
大盤頂部逃離建議
2007年A股市場估值泡沫最大的可能就是源於各類板塊中的某些既無實質內容也無基本麵支撐的個股,非常值得防備。穩健投資者還是要防範或規避所出現的結構性泡沫,耐心等待大盤階段性調整後的更大投資機會。耐不住寂寞的投資者的通病,就是大家都玩“擊鼓傳花”遊戲,都相信自己不會是最後一個。
(1)當您手中股票的股價從高位下來後,如果連續三天未收複5日均線,穩妥的做法是,在尚未嚴重“損手斷腳”的情況下,可考慮減倉。再如某隻股票的股價破20日、60日均線或號稱生命線的120日均線(半年線)、250日均線(年線)時,一般有8%~15%左右的跌幅,還是先退出來觀望較好。當然,如果上市公司基本麵沒有改變情況下,做股東也未嚐不可,但請充分考慮可能發生的變數。
(2)如日線圖上留下從上至下十分突然的大陰線並跌破重要平台時,不管第二天是有反彈、沒反彈,還是收出十字星時,都應出貨。在遇重大利好當天不準備賣掉的話,第二天高開賣出或許能獲取較多收益,但也並存著一定的風險。
(3)在遇到重大節日前一個星期左右,開始調整手中的籌碼,乃至清空股票,靜待觀望。遇政策麵通過相關媒體明示或暗示要出整頓告示後,應戰略性地漸漸撤離股市。如果市場大底形成後,個股方麵通常會有30%左右的漲幅。此時可以考慮分批減持。
(4)股價反彈未達前期高點或成交無量達前期高點時,不宜留著該隻股票。新股上市盡量在早上交易時間的10:30~11:20分左右賣出,收益較為可觀。雪崩式股票什麼時候出來都是對的。大市持續下跌中,手中持有的股票不跌或微跌,一定要打起精神來,不要太過僥幸,先出來為好,像此類股票總有補跌趕底的時候。
逃頂切忌貪,見好就收,保持好良好心態,才能在股市中盈利。
成功操盤法則:六分心態,三分技術,一分運氣。
附錄:
關於止盈、止損與跟莊
一、關於止盈、止損
在股票交易中,機會總是伴隨著風險,他們就像一對孿生姐妹如影隨形,寸步不離。那麼投資者該如何操作才能有效地降低風險確保收益呢?最直接有效也是投資者最難執行的方法就是設置止盈點位與止損點位。
什麼是止損點位恐怕沒有人不知道,就是以股票買入價格為起點計算,當股價跌破百分之幾或跌到某個價位時,就賣股清倉。比如某隻股票,投資者在10元買進,買進後該股開始下跌,此時投資者有四種方式設置止損點:
第一,當股價跌幅達到一定比例時止損。假如跌幅達到5%或10%即止損賣股,比例大小需要根據市場狀況、資金量大小及投資者自身心理承受能力而定。如果市場情況是處在牛市的回調當中,那麼止損比例可定高一些,比如10%至15%,因為在牛市中個股回調的幅度一般在15%左右。
第二,當股價跌破某一整數價位時止損。比如10元買的股票跌破9元或8元時可考慮賣出,因為一般股價的整數關口也是投資者的心理關口,下跌時會有比較強的支撐,上漲時會有比較強的拋壓。如果直接被跌穿說明該股偏弱,投資者對其缺乏信心,所以投資者都會紛紛減倉,股價會繼續下跌。
第三,重要時間點止損。比如,當股票價格到達某個重要的時間點時,無論價格在何處,都賣股出局(這些重要的時間點比如預虧股公布業績的前一天、新富華指數交割日的前一兩天、解禁股上市的前一天等等)。
第四,當股價跌破重要支撐位時止損。比如一支股票跌破了10日均線或30日均線的支撐價位要止損賣出,或者是跌破了頭肩形態的頸線位置也要止損賣出,因為這些重要的支持位一旦跌破預示著股價的調整幅度將會加大。
設置止損可以避免因為一次錯誤的投資決策而全軍覆沒。運用這種方式可以把風險或虧損控製到一定限度之內,可以幫助投資者保存實力,下次再戰。
止盈與止損的道理是相通的,止損的意義在於當股價連續下跌的時候可以讓投資者盡可能地少賠錢,止盈點的意義在於當股價不斷上漲的時候可以讓投資者盡可能的多賺錢。
但是對止盈點的設定及應用,投資者卻很少采用。為什麼有的股票漲得很多,甚至翻幾倍,而投資者老早就被洗出去?而另外一些投資者則在翻倍的時候沒出來,而後來不得不虧損出來?因為他們沒有設置止盈點。通過設置止盈點,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實現投資收益的最大化。
那麼止盈點應該如何設定呢?比如,某隻股票,投資者是10元買進的,而後它上漲到11元,有10%的盈利,這個時候如果出來再漲會後悔,不出來,又怕利潤再丟掉甚至變成虧損。通過設止盈點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如果股票買後就上漲了,可以通過四種方式設止盈點:
第一,設比例。假設10元買的股票,而後上漲到12元,可以設定股票在回調10%位置時出倉。即假如股票從12元回調到10.8元,就出來。如果沒有回調到止盈位,就一直持股待漲,當股價再次漲到13元的時候,那麼就要重新設定止盈點,比如再跌10%的時候就賣出,那麼當股價跌到11.70元的時候就止盈出局。
第二,設價位。比如,10元買的股票,而後它上漲到12元,設定如果跌破11元就賣出,如果它沒有跌到此價位而是繼續上漲到了13元,那麼,就設定如果跌破12元就賣出,這樣逐級抬高標準,鎖住自己的利潤,就不至於因提前出局後悔。
第三,根據時間設置止盈點。即當時間走到某一關鍵點,比如一個上漲周期完成的情況下及時止盈賣出。
第四,根據重要壓力點位設置止盈點。比如當某支股票運行到前期高點附近且幾次上攻都不能突破該高點,就要止盈出局。因為這就表明該價位套牢盤可能較多,拋壓太重,比較危險。而且股價久攻不下,必然調頭向下尋求支撐。
二、關於跟莊
1999年下半年,國家政策允許國有企業、國有資產控股企業、上市公司投資股票,但持有一隻股票的時間不得少於6個月。從此之後,中國股市進入了“無股不莊”的時代。1999年,中國上市公司的數量已經接近1000家,投資者開始瘋狂地追逐莊股,一時間“跟莊”成為當時最流行的詞彙,關於跟莊技巧的書籍到處都是。至此,莊家與跟莊者的共生現象成了中國股市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