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走勢從氣勢上來說,它可以分成漲勢與跌勢。在漲勢的行情中,剛開始是多頭的銳氣十足,個股輪番有上漲的表現,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朝氣銳”;但是看著越漲越高的股價,行情繼續上漲的速度就會越來越慢,這表明多頭已經有些疲倦,不願意再繼續拉抬股價,這就是“晝氣惰”;當盤整很久無法向上突破後,多頭不想再戀戰,行情也就逐漸形成了見頂回落的走勢,這就是“暮氣歸”。反之,當行情開始進入到跌勢中時,剛開始的快速下跌那是“朝氣銳”;在跌勢中期,越跌越慢的時候就是“晝氣惰”;最後當行情形成震蕩築底階段時那就是“暮氣歸”了。當前股市的行情已逐步進入到跌勢中的“暮氣歸”階段。
股市中的“治氣”法則就是要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在上漲階段,一些股民很喜歡在漲勢非常強勁的“朝氣銳”時將股票賣出,其結果是過早地賣出了可以獲利豐厚的股票。實際上,中長線的投資應該在確認漲勢已完結時再選擇獲利了結。在上漲的時候,要注意避開股票漲勢的銳氣,要在其惰歸的時候再選擇賣出。
同理,當股市處在下跌趨勢時,也需要避開跌勢開始時的銳氣,不要盲目地預測底部到底在哪裏,或是隨意地抄底搶反彈。這樣的話,會很容易被下跌時的銳氣傷害到。投資者應該選擇再跌無可跌,行情出現明顯的缺乏下跌的動力時,並且在跌勢有所回暖的“惰歸”下選擇介入。
(2)治心
在股市中,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以及充滿變化的消息麵,這常常會造成震蕩起伏的走勢,也會使多數投資者的心態處在很不穩定的狀態之中。
在股市中,投資也需要心平氣和。在行情不好時,一定不要急躁,這樣的話,才能夠看清楚大勢的方向,分辨出個股的強勢與弱勢。不能因為自己心慌意亂而采取一些無章法的操作。
炒股有時還需要持觀望態度。在行情出現不明朗的時候,就需要等待趨勢最終明朗後,再決定投資決策。這樣的話,雖然會失去一些機會,但卻保證了資金的安全。
市場的每一次機會,投資者不要都想完全抓到,幾乎沒人能完全做到這一點。頻繁地操作,心態就沒有辦法平衡。孫子兵法中提倡“以治待亂,以靜待嘩”的治心之道,股市的投資者也需要保持一顆平常心,這樣才能做到進退有序。
(3)治力
股市投資與其他工作或投資的最明顯區別是:人在從事其他工作的時候,需要勤奮、努力才能夠有所成就,但在股市投資中並不一定做到勤奮就可以,要懂得“以逸待勞”,這樣才能取得很不錯的收益,這是由股市投資的特點決定的。
在一輪漲升行情中,持有一些主流品種的投資者所獲取的收益要比頻繁進行短線進出的投資者高出許多;在一輪下跌的行情中,持幣觀望的要比反複抄底搶反彈的投資者規避了很多的市場風險。
其實,股市的投資著重在對市場深層次理解以及能有所感悟,由此而作出的投資決策是不是勤奮在這裏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要做到“以近待遠,以逸待勞,以飽待饑”。
(4)治變
通過《孫子兵法》雖然可以學習到一些投資之道,但是,股市與戰爭畢竟不同,打仗臨陣脫逃或叛變的事是不允許做的,但炒股是完全可以“叛變”的。如果多方軍容齊整、陣勢堂皇、部署周密以及有強大實力的時候,投資者就不要對多方進行對抗,而是要加入他們的陣營。反之,如果空方陣容很強大的時候,投資者就一定不要與空方進行頑強抵抗。對股市的投資,一定要選擇順勢而為,決不要逆勢而行。
不僅是投資要順應大勢行情,在對待個股上,也要順勢而為。股市裏每一隻強勢股票的出現,必然有它強勢上漲的理由,股價常常是在消息公布之前就表現出來。所以,投資者在操作股票時,一定要買進強勢股,拋出弱勢股。隻有進行順勢操作,最終才能達到投資順利的目的。
10.科學思維模式
建立科學的思維模式適用於各種專業以及各個領域。
(1)聯想
聯想公司曾經發布過這樣的一個廣告:“如果沒有聯想,世界將會怎樣?” 如果細細地分析一下這句話的含義,並不像一句廣告詞說得那麼簡單。聯想是人類發展的基礎,人類的發展進步不就是一個個的理想被實現的過程嗎?在小時候,我們以前夢想過的很多東西不正在變成現實嗎?《海底兩萬裏》曾是一本科幻類的小說,但現在看起來,早已經不再是科幻了。這些便都是人類敢於聯想的結果。個人思維空間的大小決定了其聯想力,而一個人的聯想能力實際上是決定了他的個人能力。聯想得越深奧,在現實中就越能發掘更多的新生事物,就越能自如地應付各種新事物的挑戰。炒股也是這樣,隻有能打開想象空間的人,才能知其然而追究其所以然;隻有敢於聯想和敢於進行挑戰的人,才能最終成為股市中的大贏家。股市中隨時隨地都會出現“蝴蝶效應”,恰恰正是“蝴蝶效應”不太容易被平常人所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