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herry,個人投資者;發表時間:2013-07-28;
估計不少人覺得你來介紹這個幹啥,滿大街都是拽著我過去開戶的,不過這不是考慮多少還是有小白的,另外相信的我帖子裏麵能告訴你一些你過去所不知道的哦!
相對於美股的麻煩,A股開戶大家一般都知道帶著身份證和一張銀行卡就OK了,銀行卡沒有也無所謂,因為你可以連三方的時候直接再辦,A股賬戶可以買賣滬深股票包括創業板市場的,可以買賣債券,可以買賣基金,還可以進行新股申購。如果你的初始資金超過20萬可以要求開通融資融券,不到20萬的就需要至少開戶後6個月才能開,不過我是真心不建議大家開這個。
1.選券商
這裏給大家介紹兩個問題,手續費傭金到底是多少才合理?大小券商有沒有區別?
(1)多少才合適,這個問題有點傻,一分錢別要才合適,當然這是不可能的。A股交易的手續費實際上有三部分構成:券商收的傭金、國家收的印花稅和上交所收的過戶費。
印花稅這個是國家規定,炒股時間長的知道這個東西是國家自認為調節股市的重拳。高低調調、單雙變變……想看過程的自己百度,目前的情況是:印花稅隻在你賣出股票時候收取(即單邊收取),金額為你成交額的千分之一。
上交所的過戶費這個是交易所規定,也就是你把股票買進來的時候這個股票過戶到你的名下,上交所就每1000股收取你1塊錢,不足1塊錢也按照1塊錢收取。舉個例子,你買100股或買1000股都要交1塊錢;買1100股或者買2000股都是要交2塊錢。——注意:深圳股票沒有這項費用!
最後也就是大家選擇券商的時候會最關注的傭金了,這個是過去老的原則是交易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買賣都要收取,不足5元按照5元收取。不過隨著競爭的激烈這中間可以議價的空間也加變大了。
印象中2007年以前由於市場好,那時候大家開戶是不在乎傭金的,所以基本上那時候開戶又沒有調整過的親們都是千三或者千分之2.5的水平;2008~2009年是券商價格戰最最瘋狂的時候,一般經紀人給新開戶的能到千分之1.5~0.8的水平,資金量大一些的就可以拿到萬6、萬5乃至於萬3。
我給大家解釋下萬3是什麼概念,我這裏說的傭金都是總傭金,在價格戰瘋狂的時候有的機構經紀人用淨傭金的概念忽悠客戶。所謂總傭金就是包括了券商要交給交易所的錢,這個一般被稱為規費,全名好像是證券監管費,約占成交金額萬分之二,其實後麵還有零頭,一般就這麼省略了!所以如果經紀人說淨傭金萬5,實際上他是給你把規費另算,你的實際傭金也就是接近萬8了!
好吧,看到這裏我就可以說,當券商開出萬3的總傭金,其實再扣除規費他們就不賺錢甚至考慮一些攤銷都賠錢了,所以在2009年以後證監會基本上就要求券商原則上不能開出萬5以下的傭金了。
總之,前麵兩個你改不了,後麵的背景和貓膩我交代清楚了大家自己去談吧!別忘了那個不足5元按5元收取,要是您就1000塊錢,那麼您談下來個萬3也沒用啊!
如果您已經開戶,又看了介紹心裏酸,就帶著股東卡去您原來開戶券商吧——可以小小地威脅他們一下說別人給的是多少多少…八成他們會給您調整下來一些的。
(2)券商間有木有區別呢?嗬嗬,其實吧,咱們國家基本上能開戶的機構都還是值得放心的,我個人會看重傭金和交易軟件這兩點,至於其他啥啥尤其那個什麼一對一的客戶經理,偶建議還是禮貌謝絕服務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