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拓展國際市場方麵,E·Trade同樣是采取聯盟的方式來實現的。由於許多國家或地區對外來資本進入本國或本地區證券市場有著諸多的限製,同時出於風險等方麵的考慮,E·Trade往往選擇與當地金融機構等建立合資企業的方式進入這些國家或地區。
與美國的E·Trade一樣,戰略聯盟方式被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證券公司廣泛采納,台灣地區的寶來證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為了更好地開展證券電子商務,進入其他地區開展相關的業務,寶來證券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戰略聯盟網絡。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在所處環境、資金實力等方麵存在著差異,因此在建立聯盟的方式上,台灣寶來證券與美國E·Trade的做法不盡相同。從表11可以看出,寶來證券聯合四家公司成立“中華通@華商專業網”,聯合五家公司推出“寶來投資行動網”。在拓展國際市場方麵,寶來證券並沒有和美國E·Trade那樣建立合資企業,而是選擇了互換信息、共享平台的合作方式。
三、大陸證券電子商務領域的戰略聯盟現狀
與海外證券公司一樣,大陸券商很好地運用了戰略聯盟策略來拓展證券電子商務,這正是大陸網上證券交易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取得長足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從聯盟的形式看,網上證券交易的聯盟主要出現在相關企業之間。三年多來,大陸券商與金融機構、IT公司、資訊公司、生產廠商等開展廣泛的合作,同時出現了中小券商之間的聯盟。
1.券商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聯盟。在券商與銀行的合作方麵,銀證轉賬、銀行代理開戶、銀證通等的開展,為券商在異地拓展網上證券交易業務創造了便利條件。另外,有的券商還利用銀行、保險公司、期貨公司等金融機構的營業網點作為網上證券交易的演示點,對客戶進行網上交易方麵的培訓和服務。為了做好相關的業務,券商還為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員工提供相應的培訓。
2.券商與電信的聯盟。證券電子商務的開展自然離不開電信部門的支持和合作。由於多方麵的原因,大陸電信用戶的上網費用一直比較高,上網速度非常慢,同時還經常會掉線,這在很大程度上製約了證券電子商務的發展。為了克服這些障礙,一些券商與中國電信開展合作,共同投入一些設備改善了上網條件,同時通過“包月”等方式降低用戶的上網成本。網上證券交易的發展一方麵為券商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同時發展了一大批互聯網用戶,實現了券商與中國電信的“雙贏”。在GPRS、CDMA手機炒股等方麵,由於券商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有著共同的利益,因此這方麵的聯盟將會越來越多。
3.券商與資訊、谘詢公司等的聯盟。為了吸引客戶,券商需要為投資者提供大量的資訊信息和谘詢建議。券商一方麵可以借助自身的研究力量整理一些資訊信息,為客戶提供谘詢報告;另一方麵券商還可以通過與山東神光、萬國股市測評等資訊、谘詢公司聯盟的方式,為客戶提供相關的服務。由於券商自身的研究資源總是比較有限的,同時在信息、谘詢方麵的知名度往往沒有一些專業的資訊、谘詢公司大,因而無法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偏好投資者的需求。通過聯盟,券商可以為客戶提供豐富的資訊信息和富有特色的谘詢建議,資訊、谘詢公司則可以擴大其在投資者中的影響力,同時獲取一定的收益。需要指出的是,券商與資訊、谘詢公司之間的聯盟有別於兩者之間單純的買賣關係。
4.券商與門戶、財經網站的聯盟。在網上證券交易的發展初期,由於券商很難在短時間內搭建網上交易平台,因此紛紛尋求與財經網站的合作。中信證券最初是與和訊合作向客戶推出網上交易的,當然後來中信證券搭建了自己的網上交易平台來開展網上交易。目前,不少規模比較小的券商以及一些證券營業部還是借助於財經網站的平台來開展網上交易的。在移動證券電子商務方麵,很多券商與贏時通公司開展合作,為客戶提供移動電話的STK服務等移動證券交易和信息推送等服務。還有的券商則與新浪等門戶網站聯合推出網上經紀人、會員製等做法,以吸引更多的客戶。另外,有的中小券商選擇了合資公司的方式與門戶、財經網站建立聯盟關係,國聯證券與搜狐的合資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5.券商與電腦、電話機、手機等生產廠商及其代理商的聯盟。客戶可以通過PC機、筆記本電腦、手機、普通電話、IC卡電話等不同的交易終端來實現網上交易。為了拓展共同市場,為客戶提供更好、更多的服務,券商與生產廠商及其代理商之間的聯盟出現了。通過聯盟,券商可以吸引使用不同交易終端的客戶,同時可以為自己的客戶在購買PC機等產品時提供一定的優惠;生產廠商則可以增強自己所生產產品的吸引力,同時可以借助券商的網絡銷售產品。華泰證券就曾先後與武漢精倫電子、台灣英業達、摩托羅拉等公司組成類似的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