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菜鳥入市,如何跑贏餘額寶?(1 / 2)

Elsa2008,個人投資者,發表時間:2014-11-11,原文鏈接:http://xueqiu.com/8714491822/32898365

球友提問:

外科博士郭一刀:擬入市前期金額10w,2年內可增至50w(上述金額可長期不動)。家庭成員工作固定,收入穩中有升,無購房壓力,有醫療保障,2年內無大筆支出規劃,可應對小規模突發事件(地震塌樓之類的傷不起)。平時不具備盯盤琢磨財報等的時間和精力,心態較平和,對財務不敏感。擬中長線投入,2—3年不操作,5年8年的長期持有(哪怕被套)都可以,既往有過其他領域多次投入需5年以上才能回本回報的投資經曆。預期目標:比定存強就行,跑贏餘額寶之類的足矣。不求發家致富,但求穩定保值。

以下為球友「Elsa2008」回答:

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都不同,你首先應該根據自己的家庭收入狀況、開支狀況、年齡段,做一個比較完整的財務規劃。把除日常開支之外的子女教育,養老之類必不可少的未來大項開支用專項基金的形式分別管理起來。

假設你和嫂子年收入合計80W,日常開支20W,那麼剩下60W。

你首先要考慮自己夫妻的養老問題,如果你們現在40歲左右,60歲退休,預期壽命90歲,你們要求退休後生活水平不能低於現在,那麼你要考慮為自己和嫂子60歲以後的30年生活每年留夠現值(長期通脹可以按經驗數據3%計算)20W的現金,當然你們會有社保,但可能不會有每年20W那麼高的水平,你可以將它扣除。這個準備聽起來可能有點多,但實際上考慮到長期複利的威力,你隻要每年固定拿出10來W(具體數字你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測算,但原理是這樣),能找到固定收益在4%以上的長期國債,或者保險,去投資就行,銀行的貨幣市場理財產品也可以,但它一般是短期的,期限和你的需求不匹配,隻能把多個短期組合成長期,這樣就要麵臨收益率不確定的風險。長期的主要還是國債和保險。另外提醒一下,如果選擇理財產品,國內的現在比海外的好,收益率比較高。如果選擇保險,海外現在比國內的好,因為國內的預定利率很低,普遍在2%左右,海外的才有可能達到4%以上。我看你提到一些生活中的突發風險,比如地震塌樓,其實還應該包括家庭主要收入者的人身風險等等,如果你投資保險產品的話,很多時候可以同時通過保險產品把這些風險交易出去,但要搞清楚自己為取得投資回報和轉移風險支付的金額各是多少(後者一般來說應該非常低)。注意我隻是說保險產品同時具有這兩種對你可能適用的功能,不是說保險產品一定就適合你,我可不是什麼保險推銷員。

其次是子女教育問題,根據上麵的假設你還剩下40多W,這時你要確定子女的教育規劃,假設你有一個孩子,準備將來送他去美國念書,那你就要考慮費用問題,如果念本科的話一年學費和生活費要考慮30W左右,幾年下來要100多萬,聽起來也不少,但根據你孩子的年齡,如果十歲左右的話按上述方法每年投資10W也就足夠了。

把養老、子女教育這些必不可少的開支通過專用賬戶管理起來的目的,是消除未來的不確定性,就跟通過保險把生活中的風險交易出去的目的是一樣的。現代金融的好處就是,它幾乎讓你的所有風險都變得可以交易,這樣,如果你夠聰明,能搞清楚自己所麵對的風險,哪些是自己願意承擔,可以承擔的,哪些是不能承擔的。你就可以把不能承擔那部分通過適當的金融工具交易出去。做到了這些之後,你在財務上就可以無憂無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