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雞叫聲喚醒了沉睡中的玄尚,這是他們出發後的第四天早上,一如既往,玄尚拿起玄鐵三叉戟就近找了塊空地自顧自的練起來。
如今,《天印戟法》已經被他學了九招,從第一招的“酒醉初醒”到第八招的“鋼鑽”一共八招,還有一招是玄尚沒怎麼練過的第二十三招“禦戟飛行”。
感覺有了以火凝物,這禦戟飛行頂多拿來裝逼用,真正打起來並不是那麼的實用。
既然如此,玄尚自然沒必要再花時間與精力去學習這招,先把實用的學得差不多再說。
一段熱身鍛煉後,玄尚帶著心中的那一分激動攤開那本被他翻得有些陳舊的《天印戟法》。
戟法第九節:“戟分身!”
這一節一來就說要用到多維控製空間,運用屬性之力凝出一把或者多把長戟,並盡可能的控製這些長戟打出不同的招式。
簡單點說就是賦予一把武器“靈性”。
大腦裏的這種控製空間越多,能同時操縱的長戟也越多,戰鬥時就相當於憑白的多出了好幾個幫手。
還記得孫飛陽能同時操縱七個土人,不知道自己能操控幾個,帶著好奇,玄尚腦海裏閃過玄鐵三叉戟的立體模樣,然後在手中凝出。
於是乎,又一把和玄鐵三叉戟相似度超高的火戟應運而生,隻不過這把長戟並沒有玄鐵三叉戟那般重,甚至叫無質量,風一吹就可能直接起飛。
還記得書上說,理論上,印師到了十印之後每升一印就可以在腦海裏多開辟出一塊控製空間,如今剛到十印不久的他可不可以做到這樣呢?
鼓起勇氣,玄尚臉上寫滿了自信,不就是分神麼,有什麼難的?
下一秒,玄鐵三叉戟就被他立於地麵,而那根火戟則是在他的操控下漸漸遠離,直到玄尚覺得控製火戟都有點費力了,這才開始在腦海裏回憶《天印戟法》的前幾招。
一來就控製兩把長戟同時舞動顯然很困難,玄尚得先把這個遠程操作學會,這就跟當初他在房間裏凝出小沐羽,控製它翩翩起舞一個性質。
接下來的半小時裏,玄尚一直控製著那把火戟上躥下跳,在外人看來,這橘紅色的火戟活像個有靈性的潑猴嘛。
由於前麵的幾招對玄尚來說已是小菜一碟,所以遠程操縱火戟打出《天印戟法》的前幾招並不困難,就是問題來了,第九節有明說,控製長戟的分身同時打出前麵所學的全部招數才算大功告成。
先不說玄尚大腦裏有沒有那麼多控製空間,讓分身打出後麵的幾招,“戟蓮花開”和“鋼鑽”簡直不可能嘛!
這兩招都需要大量印力,可分身又怎麼可能擁有那麼多印力,它隻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屬性產物,具有硬度,質量,柔韌性,等特征。
當然,也可以事先就在產物裏麵的空間留存大量印力,但這些印力一旦離體就根本不受他控製了嘛。
要不是玄尚那晚和孫飛陽戰鬥時清楚的記得孫教官凝出的幾個土人都可以使用屬性之力,他甚至懷疑《天印戟法》內容的真實性。
難怪不受廣大學子歡迎,這尼瑪才第九節就對印師的要求這麼高,讓學生怎麼學嘛!
好在玄尚是個不太喜歡抱怨的人,事實就是事實,抱怨有什麼用?能改變現狀麼?能幫助自己完成一樁事麼?隻會讓心情更加糟糕罷了。
成功在於多嚐試,帶著這樣的信念,玄尚拔起地上玄鐵三叉戟就是一陣狂揮亂舞,現在哪管你什麼狗屁招式,讓兩把長戟都動起來再說。
舞動玄鐵三叉戟的同時,玄尚分神讓不遠處的火戟開始移動,而他的眼睛則是死死地盯著遠方的那把火戟,看它是不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在舞動。
“前突!”
“後擋!”
“當頭一劈!”
練了半晌,玄尚算是讓兩把長戟都如願以償的同時動起來,隻是比較尷尬的是,這兩把戟的動作一模一樣!
果然還是沒有第二維控製空間!這是不是就意味著他腦袋裏就一根筋?
猛地擺了擺頭,玄尚不敢說自己是個天才,但他也不是蠢材!人家孫飛陽能做到的他為什麼不可以?
可能是方法不對罷了,書上將“多維控製空間”這幾個字打上了重點符號,起初玄尚還不以為然,但經過這將近一個小時的嚐試後,玄尚悲劇的發現,擁有多維控製空間是練習這一招的大前提!
那麼問題來了,要怎麼才能擁有多維控製空間呢?戟法書畢竟隻有那麼點薄,不可能有這麼多介紹,玄尚便打開了那本厚厚的《天印學院》。
書上說,要練好多維控製空間就得先從一隻手畫圓,一隻手畫方形起,學會將大腦分成多塊思考區域,這個普通人都可以練習。
《天印學院》上對印師的要求就是讓自己變成“多足怪”。運用屬性之力凝出額外的手臂,並讓它們跟正常手臂一樣活動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