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荊璞,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副總經理、能源化工首席分析師,發表時間:2013-08-11,原文鏈接:http://xueqiu.com/7571730629/24771989
看到@ssibei向@心燈永續William請教:“提前確認收入不需要結轉成本嗎?如果結轉了成本,那對利潤的影響應該很小。我菜鳥了,求問大神這個做法沒有漏洞嗎?”
我一時手賤,編了個小故事試圖解釋提前認列銷售收入的那點事兒,分享一下:
假設上市公司武大郎飲食文化集團有限公司,證券簡稱武大飲食,大股東兼CEO武大郎,持股50%,主要產品為炊餅,每1個炊餅售價1塊,淨賺5毛。
說第一年,上市公司賣掉了10個炊餅,記營業收入10塊,淨利潤5塊,投資者認為行業同質化嚴重隻能給10倍市盈率,市值50塊,此時公司淨資產剛好也是50塊,PB=1;
第二年,上市公司又賣掉了10個炊餅,但是公司說,王婆品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預訂了10個炊餅,所以記營業收入20塊,其中應收賬款10塊,確認淨利潤10塊。
當年業績YoY同比增長100%,分析師給出50倍市盈率(PEG竟然隻有0.5!),由此估算市值500元,認為有10倍空間,股票漲啊漲,不過也有些人出來質疑,說公司現金流情況並沒有明顯好轉,股票繼續漲啊漲。最後從50塊真的漲到了500塊。
此時武大飲食的經營性淨現金流還是5塊,淨資產增長到了55塊,PB=9X。應收賬款/營業收入=50%,淨利潤/經營性淨現金流=200%。
第三年,公司又賣出了10個炊餅,取得10塊錢的營業收入,業績眼看要同比下滑50%了,調研的分析師和股東單位的研究員著急了,說公司要想想辦法啊,不然我們就要賣股票了。於是武大飲食的大股東兼CEO武大郎,以個人名義向西門慶金融控股集團下麵的金瓶銀行抵押了房子,借款40塊,年利率25%,銀行直接扣下第一年的利息之後付款30塊。拿到錢之後,武大郎立刻把30塊無息借給了上市公司,多麼高風亮節的大股東啊!
武大郎請弟弟武鬆去找大和尚魯智深,成立了六和塔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由上市公司武大飲食向六和塔投資30塊,占49%的股份,但是約定六和塔在未來3年內必須向武大飲食購買不少於30塊的炊餅,六和塔向上市公司付款10塊,上市公司將其他20塊確認為應收賬款,向六和塔交割10個炊餅,付掉了成本,現金流量表上的經營性淨現金流增長到了10塊錢,與此同時,公司賬麵上還多了30塊的長期股權投資。
於是第三年武大飲食確認了10+30=40塊的營業收入,應收賬款為10+20=30塊,淨利潤20元,再次100%的同比增長!武大飲食的市值迅速攀上了1000塊的高峰,這讓質疑公司的人閉上了嘴,股價更讓做空武大飲食的人賠得連他媽都不認識了。
此時武大飲食的經營性淨現金流增加到了10塊,淨資產增長到了65塊,PB=15X。應收賬款/營業收入=75%,淨利潤/經營性淨現金流=200%。
到了第四年,公司又賣出了10個炊餅,不過公司已經在市值上升到800塊的時候順利地融資了100塊,大股東武大郎的持股比例降到了45%,10塊錢還給大股東(第三年大股東武大郎曾經向上市公司提供了無息貸款30塊),武大郎拿去還了金瓶銀行的利息,然後以股東借款的名義,向六和塔文化支付了90塊,然後六和塔文化向公司訂購了90個炊餅,約定3年交付。公司當年仍然向六和塔交割了10個炊餅,確認了80塊的應收賬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