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遇(2 / 2)

憐秋猜想明天會見到他,誰知晚自習第一節下課,和嚴翎一起上完廁所回來的時候,在七三班的後門對著的欄杆旁站著的人正是他。他正倚著欄杆,和周圍的男生說說笑笑。憐秋走到班門口時,他的目光投過來,四目相對,教室裏的燈光映在他眼眸裏,清澈如水。憐秋的心怦怦直跳,眼神躲閃,加快步子走進了教室。

後來,每次下課,憐秋都發現他站在那裏和其他男生聊天。坐在她的的位置上,隻要前門開著,就會剛好看到他。原來他是七三班的,叫張騏,雖然是臨班,但從前竟然沒有注意過。

張騏喜歡打籃球,陽光幽默,人又聰明,這樣的男孩兒恐怕是每個女孩兒都喜歡的吧!憐秋想到這裏,有點黯然。可是從見到他的那天起,她就再也沒辦法控製自己。眼神不時地追隨著他,在茫茫人海中能迅速找到他,然而每次當他們四目相對,她又沒骨氣地避開,盡管她在腦海中上演了無數次這樣的場景:當他們看著彼此,互相微笑的時候,她走過去,說點什麼,什麼都可以。然而現實裏,她永遠是個被動的人。不,她是不敢去愛,所有的人都在告誡她不要早戀,加上她的自卑,怯懦,想說的話她永遠也不會說出口。那個年齡的孩子,有多少不是這樣呢?敢愛的,迅速被扼殺;不敢愛的,永遠留在心裏,反而更長久。那就留在心裏吧!憐秋這樣想。

直到後來,憐秋都不太明白,為什麼年少的時候,一個人駐紮進心裏,隻需要一秒的時間,然而長大後,卻很難有人再走進她心裏。可能是越來越明白,她終有一天會完整的交付給一個人,那時她將不再如當初自由,她不再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她與他合二為一,她的一切都有他的印記,所以倍加珍惜一個人的時候,自由的時候。她偶爾會羨慕情侶,但永遠更貪戀自由。憐秋發現有時候李敏會倚在門口的欄杆上,和張騏聊天,兩人說說笑笑,看起來十分熟絡。後來聽李敏在宿舍無意間提到張騏,才知道李敏的表哥和張騏是發小,得知李敏和張騏都在二初中讀書,還是鄰班,就介紹他們認識。李敏每天在宿舍提到張騏的概率是100%,張騏今天又跟她說什麼了,七三班又發生了什麼好玩的事,她都會興高采烈地講給憐秋她們聽。當她們取笑李敏是不是喜歡上張騏這小子的時候,李敏滿不在乎地說:“他對於我就跟我表哥對於我是一樣一樣的,我表哥還讓我也叫他哥呢,我都沒答應,憑什麼啊,就比我大幾個月。”然而大家都是女生,能敏銳地察覺出李敏對張騏的感情不一般。事實是,李敏沒過幾個星期,就真的認了張騏做哥哥。在學校裏,八成的情侶關係是從兄妹演化來的。對此,大家都懂。然而李敏相貌平平,成績中等,又不屬於溫婉類型的女孩子,在所有人的心目中,耀眼的張騏是不會喜歡這樣的女孩兒的,憐秋也這樣覺得。對於李敏,她並不嫉妒,她隻是羨慕李敏每天都可以站在張騏的身邊,看著他,聽他說話。而她自己,跟張騏甚至都不算認識,她對張騏的感情,注定是一場唐吉訶德式的單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