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生之小時候(1 / 2)

1982年2月9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進一步做好計劃生育工作的指示》,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這段時間的農村,很多牆壁上都寫著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少生快富等標語,而國家人民整體觀念還是比較守舊,重男輕女的思想依然存在。計劃生育政策帶來的一個後果則是十年後男女比例失調,二十年後開始出現光棍一族,三十年後湧現出大量的光棍村,五十年後全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影響社會發展。

任流生就在政策執行的四年後出生,位於西部貧困地區的桂中市一個小山村中,村裏家家戶戶住的房子都是黃泥砌起來的牆,房頂則是瓦片一片一片順著疊放起來。村裏有三百多戶人家,一條河經過村裏,方便了灌溉圍繞在村莊四周的農田,卻也在暴雨多發的季節帶來了洪水猛獸般的災難。

看到第一胎就是個男嬰,父母和家族裏的人都非常高興,畢竟有了傳根骨肉,有了養老的依靠。出生之前,每個初為父母的,應該都會猜測這胎出生是女孩還是男孩吧,那種期待與忐忑不經曆過的人是不會明白的。隻是不知道如果這時候任流生是個女嬰,結局又會是怎麼樣。

村裏第一胎看到是女嬰丟棄荒野的也不是沒有,相對的,也有一戶好心的人家可能是在哪個地方撿到了一個女嬰,帶回家撫養長大了,而那一戶人家第一胎生的就是女孩,第二胎生的才是男孩,撿到的這個女嬰的時間是在男孩出生之後,而且囑咐了村裏人,不要跟女嬰說她的身世,直到現在,女嬰已經長成二十多歲的大姑娘,在外地結婚生子,經常回家,對養父母孝順有加,兄弟姐妹相親相愛,也許,這就是對於當初善舉最好的果報。

有了任流生第二年,他的弟弟出生了,這在村裏也是很平常的,即使交超生的罰款,也願意多生幾個孩子,村裏一般都會要兩三個孩子,一個或者四個以上的反而比較少。有了兩個男孩的父母高興的表情在最初的兩三年時常溢於言表,相對於同族的表兄妹,有些生的兩胎都是女孩,在當時來說,實在好很多了。

可是,誰又會想到,在二十年之後,家裏有女兒反而更好呢,因為男女比例失調太嚴重了,男多女少,而且女兒的更貼心,隨著社會的發展,女兒不再像舊社會那樣,嫁出去的人就像是潑出去的水。

小的時候,每個人都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好奇太陽為什麼從東邊升起從西邊落下,而第二天卻不是從落下的那一邊升起來,好奇天上有沒有另外一群人,神仙是不是住在雲彩之上,還是很高的空中也有一層跟我們一樣能站著的地麵,如果天空破了一個洞,會不會一直有水不停漏下來,就把我們都淹死。好奇螞蟻的生活是怎麼過的,所以能堅持幾個小時去看一群螞蟻不斷地跑來跑去搬細小的米粒。

好奇我們是怎麼來的,因為看到比我們大的哥哥輩,叔叔輩,爺爺輩,蒙蒙朧朧中似乎知道了我們身體以後長大的軌跡,而對我們的出生卻是沒有看到先例,父母自然是不會對我們說起這些事的,想著畢竟還小,也說不清楚吧。所以,隻有七八歲的任流生和一幫小夥伴們就相信了一個老師玩笑式的說法——他是從天下掉下來的。想想真是好笑,那時候的他們已經有了從高空掉下來肯定會死掉的常識,卻更願意相信有些人的出生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小學之前,任流生童年的記憶已經保存得不多,隻剩下一些模模糊糊的感覺,像是發生過,卻又不能確定。記憶裏最早的一件事,也是自己第一次決定自己的事,因為小時候的任流生很害怕跟一堆陌生人在一個教室裏,父親早上送任流生去上學,上課的時候,別人不動任流生也不敢動,到了下課,就直接跑回家了,再也不想來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