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回應這讀者自陳她心目中的世民,我也說說自己心目中的世民吧。單純可愛,這是我對童年、少年時期的世民(截止到太原公子時代吧)的定位,當然在他成年之後,這些性格特征也並非是說消失了,而是隻會在特別親密、信任的人(如長孫妹妹啊、無忌哥哥啊)麵前才會流露出來。冷靜,這是肯定會有的性格,因為他大部分時間是個獨當一麵的首領人物,需要有這種領袖的才華。無情呢,麵對極端的困境與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敵人時,他當然也會表現出這種必需的品性。俠義之心,完全就是我在《大唐女兒紅》所著力要描寫出來的前期世民(至少是到雁門之戰為止吧)的個性。
世民對忠於他的人確實很好。以前跟諾諾在MSN上聊過,就是說世民跟他父親李淵的不同之處。二人都重情,但李淵更重的是有血緣關係的血親之情,所以他對宗室特別照顧,對自己的兒子也很偏愛——無論是對元吉失守太原的縱容,還是武德末年始終沒能狠下心來“處置”了世民。但世民重的是朋友之情——待他以朋友忠義的,他就對他們很好;但對於血親,他卻顯得比李淵要“狠心”——不僅僅是指他發動了玄武門之變親手殺了兄弟,威脅了父親,更是指貞觀年間立太子之爭上表現出來的對自己兒子的“絕情”。很難想象他會這樣對他的部屬與臣下。相比之下,李淵對外人就顯得“寡恩薄義”得多了——大概除了對裴寂。
關於寫陰謀。
其實不是我不會寫陰謀(我相信我想寫陰謀的話,不會輸於任何人),而是我覺得陰謀對世民來說不是很適合。這位讀者所說的老克的《玄武門》,我也有看過,也很喜歡,但我沒覺得裏麵的陰謀很厲害。這位讀者也說感覺那裏的世民是活脫脫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但恰恰沒有說他是“陰謀家”,這說明了一些問題。
世民的冷酷無情,我的小說裏可能隻有《千重苦夏》的玄武門前夕的部分有所涉及,但著墨不算多,具體的陰謀安排也沒有很詳盡地予以展開(例如世民是如何在玄武門安插自己的棋子,如何提前就得知東宮、齊王府的所有計劃),這大概就是為什麼這位讀者會覺得我寫得不夠有力的原因吧。但那小說是著重談情,玄武門前夕那段著重的也是世民對無忌的愛意之深,陰謀啊、冷酷無情啊,這些東西略略地一筆帶過就算了。
至於意誌堅定,我更加不覺得需要用陰謀來表現。《相敬以德》中關於戰爭部分的描寫,我覺得已經很足夠用來表現世民的意誌堅定(宣武陵一段以及後麵還會對武牢之戰作詳盡的描寫)。
我覺得老克也不是不能寫出世民的俠義可愛,而是他的《玄武門》裏的世民是一個處身於奪嫡之爭中的世民,自然不能再著重他的俠義可愛。(一個光是俠義可愛的人能在權力鬥爭中勝出嗎?)而我寫的世民俠義可愛(我想這讀者主要是指《大唐女兒紅》中的段落),那是因為這個時候世民還年輕,還可以不需要太多機心顧慮地去揮灑他的天性。
說到《大唐女兒紅》,“巨作”二字真是不敢當,看得我好生慚愧惶恐,簡直是汗流浹背了。這小說最多隻能在篇幅上算比較“巨”(其實在網絡小說中也不算什麼,大概應該是三十萬字的篇幅吧。)
這讀者說到不喜歡世民被韋氏迷得暈頭轉向,嗬嗬,我對這位讀者的口味大概有了些感覺。在我的讀者中,也有一個比較類似的,她的情況更極端,就是完全不希望看到我寫世民愛上任何人,無論是女子或是男子。她覺得這樣有損世民的英雄氣概。世民就是應該被別人所愛、所追求,但他不需要太過愛別人。可是我覺得這樣的世民是不可能可愛的。一個不會深深的愛別人的人,是不會被那麼多的人深深地愛著的——被一兩個癡心人深愛著倒不足為奇的。
當然這讀者沒有那麼極端。不過,我寫的世民愛韋氏,沒有愛到失去理智的地步吧,隻是舉止有些失態而已。再說,這是世民的初戀嘛,初戀總是特別讓人迷糊,也是情理之中嘛。一個再聰明理智的人,也不等於非要在所有場合、所有人的麵前都總是聰明理智的,否則的話,那倒是過於冷漠乏味了呢。
不管怎麼說,還是一開始時說的那句話,真的很感動也很感激有這樣用心的讀者寫如此細致的評論,無論我同意不同意,這都大大地鼓舞了我的寫作。讓我再說一遍:就是為了你們這樣的讀者,我才不斷地埋頭寫作至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