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六章 兵出羅山(二)(2 / 2)

聽到燕騎的確切動向,雲宇興奮的雙掌互擊,此次所料不差,目前看來燕騎確實是奔東萊郡而來。

有了準確消息,雲宇忙找到水雲陽等一眾軍中諸將,圍坐於校軍場的辦公軍舍內召開一次緊急軍事會議。會議上,雲宇著重讓成安洋領五十泰山軍及一百新兵在雲府負責保衛泰山軍家屬之事,而霍思成則與其它眾將引五十多泰山軍及上千的新兵,與楚子方調整配合,做好黃縣的防衛,以防燕騎的突襲。另外還剩下七匹戰馬,全部交於斥候,前往惤縣及曲城縣方向探查消息。

此外,雲府還有六七匹健馬,雖不是戰馬,代步傳個消息正合適,雲宇帶走三匹,剩餘四匹交給太史旭,如有消息及時通知。要知道,太史旭的鴿子隻能由外飛回黃縣設置的地點,卻不能從黃縣飛往雲宇準備設伏的地點,有事隻能靠馬匹來傳信。

最終,在雲宇與水雲陽、穆青峰出發前,又特意囑咐霍思成,派人注意觀察黃縣城內有無異動,特別是那些名流。他畢竟還是放心不下上次在煉鐵作坊被刺殺一事,就怕有人在此時趁機搗亂。

天交午時,雲宇一眾人等六百六十餘人浩浩蕩蕩出了黃縣西門,五十弓騎與斥候隨著一同出發,他們要同到羅山山穀,待雲宇準確選明設伏點後再從山穀另一端穿出奔曲城縣方向尋找燕騎。

而斥候兵雲宇還有他用,在快到羅山山穀靠近惤縣這個入口時,雲宇命七名有戰馬的斥候雲往惤縣以及曲城縣通往黃縣的路線一帶探查。另外數名暫時沒有馬匹的斥候卻被雲宇留下,還給他們配了幾名體格不錯也很機靈的新兵,讓他們在此守候,如有可疑人等接近山穀一律擒拿,不論任何理由,皆抓起來再說,何時待穀內事了,再回黃縣另行處理。

雲宇怕此處走漏風聲,引起燕騎的警覺,此時是寧可錯抓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絕不可因小失大。再說也就是個錯抓,又不是錯殺,大不了事後給些補償也就是了。

雲宇一行人等走進山穀,有向導引領,很快找到那處相當於三岔路口的切入點,由此處向東大約三十餘裏就是太史家隱居之所。而此處距黃縣走過來的距離差不多有二十多公裏,也就是六十餘裏。

從出城到此處,雲宇眾人花費了二個半時辰,此時已經是後世下午四點多些,好在現下是四月份,而且是陰曆,換算為陽曆大約是五月中旬,天時已長,看太陽的高度離黑天還能有一個多時辰。

雲宇命眾人原地休息片刻,他則是細細打量了此處的地形。

此地地勢較開闊,穀地足有一百餘米寬,兩邊山坡也較平緩,不利設伏,但向東通往太史家隱居處的山坡有六七十米高,況且都是樹木,並不利騎兵運動,燕騎通過此處去往太史家襲擊的可能已可排除掉,燕騎絕不可能丟下戰馬步行前去做無謂的攻擊。

方才雲宇一路行來時路過一處比較適合設伏點,離此地約有五六裏,如果前方再無適合設伏點,雲宇也隻好領兵退回五六裏回到那個比較適合的地點。

想到此節,雲宇突然想起身邊還有兩個向導,何不一問。於是找來太史家的向導,問他們此穀向前可有狹窄之處,結果二人想了想,異口同聲說了個有字。

經向導之口,此處向前五六裏,有一處被稱作蜈蚣嶺之處,穀地較窄,約有十丈寬,大約有一裏多長。

雲宇聽後大喜,不由暗道天助我也,再也沒有比這更合適的地點了,如果明日燕騎取道於此,則大事可期!

想到此處,一盞茶時間過後,雲宇命再度啟程。

此次行了五六裏,果然見到一處狹窄之處,兩邊山壁較陡,足有六七十米高下,上邊布滿樹木,現在山上的樹葉也都放了有一寸多長,雖無夏天的綠樹成蔭,卻也是一片生機勃勃之象。再向前望,穀底地勢平坦,約有二十多米寬。正是適合伏擊的最佳地點。

大喜過望的雲宇看看天色,還有一個小時就會黑天。叫來太史忠與太史義,命他二人此時率隊出發,並給了其中一個向導一匹馬,引領他們出穀後再返回來。至於出了山穀之後,他們可先找一處隱秘之地紮下帳篷休息,明日一早就啟程前往曲城縣一帶尋覓燕騎的蹤跡。此戰能否一戰成功,就全在這五十餘騎身上。

在太史忠與太史義等人上馬臨行之前,雲宇特意囑咐二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哪怕最終不能完成誘敵之事,安全歸來更為重要。希望他們走時是五十八騎,回來仍是五十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