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財到守財
似乎一夜之間,我們進入了冬天。近來,A股創下了“史上最黑十月”,此前一直強勁的債券市場也上演罕見的大調整,央行再度下調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一邊是股市、樓市和債市的多重低迷,另一邊是銀行存款利率下調和通脹壓力未完全消除的雙重壓力,眼下的投資者可謂“生財乏術,守財難為”。
對於眾多剛剛經曆了經濟繁榮周期效應的投資者來說,思考如何過冬雖是一個痛苦的決定,但也是一個不得不麵對的現實。
1.如何安然“過冬”
劉先生有一家工廠,員工20人左右,專門為服裝企業做後期的印染加工。2006~2007年是劉先生生意最紅火的時候,訂單接到手軟,員工不斷增加。在擴大再生產的同時,劉先生還按揭買了一套房、兩輛車,每月的各項支出高達5萬元左右。生意紅火時,劉先生還倍感輕鬆,但隨著2008年全球經濟形勢出現逆轉,劉先生感受到了陣陣寒意:訂單銳減,目前工廠基本處於停產狀態,但工人的基本收入還要保證,房貸、車貸每月都要還。現在隻有苦熬,熬過了冬天才能起死回生,但劉先生不知自己究竟能撐多久。
在金融海嘯襲擊全球的大背景下,像劉先生這樣在冬天苦熬的中小企業主比比皆是。
由於缺乏長遠合理的財務規劃,不少中小企業主在冬天來臨時黯然離場。廣東發展銀行理財師認為,國內的企業家,尤其是很多中小企業主,其家庭財富和企業財富是合二為一,往往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甚至有的企業家因為企業破產而用家庭財富還債。
隻要通過合理理財,當經濟不景氣,現金流吃緊時,企業主完全可以把辛辛苦苦創造的財富“守住”,將企業利潤和家庭財富用一種安全穩健的方式保存下來,不論企業經營好壞和投資損益,家庭高品質生活可以得到保證。
2.“過冬”首要保證財務安全
2008年12月6日央行再度下調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這已是兩月之內央行第三度降息。一邊是股市、樓市和債市的多重低迷,另一邊是銀行存款利率下調的壓力,眼下的投資者可謂“生財乏術,守財難為”。
此時投資者應階段性調整理財的戰略戰術,讓守財保本優先於生財增值。“如果能讓平均收益率超過平均通脹率,就是一種勝利,保住本金也就意味著在下一輪行情啟動時有進攻的子彈。”
“家庭理財的首要一點是財務安全,如果‘財’都沒有了還怎麼‘理’?風險應該成為2008年個人理財字典中的第一個詞彙,學習‘守財’、做好財務保障是投資者的必修課。”民生銀行理財師安邦勇認為,在理財市場不景氣的背景下,投資人需要在了解金融產品風險屬性的前提下,選擇適合的金融工具,設定理財目標,追求安全穩健的財務增長。
保證財務安全一是不借錢去投資;二是投資越簡單越好,看得懂的才是最重要的,儲蓄存款是最看得準的,也是變現損失最小的種類,即使提前支取,隻是損失些利息,因此存款一定是資產配置中的一部分;三是固定收益產品,如股票等,要遵循經濟周期並結合自己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來分配的原則;四是每個人都要給自己設定止損和止盈點,2007年如果止盈定為收益20%,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投資者被深套。
3.構建金字塔理財體係
現在很多人都把理財等同於炒股、賺錢,其實,股票是人人可以參與的遊戲,但不是人人適合的遊戲。很多金融理財產品雖然收益很高,但風險也是成正比的,而家庭理財的首要一點是財務安全。家庭理財的過程,就是通過保險、證券、基金、信托等多元化的渠道,進行家庭的財務管理,把賺到的錢放在安全的金融工具裏,變成未來可以用的錢。
現代家庭理財應推行“三三”製原則,即1/3的流動資金用於應急;1/3通過投資,獲取較高收益;1/3用於保險,獲得家庭人身財產保障。而在投資類型上,股票、期貨解決收益性,屬於理財金字塔頂端;基金、儲蓄解決流動性,屬於金字塔中間;各類保險解決安全性,在家庭理財規劃中是必不可少的塔基。
真正的投資策略,應該能夠做到進可攻、退可守。隻要有穩定的防守力量,再大的金融風浪都能夠應付自如。隻要抓住一次機會,就能夠賺取大量的利潤。在理財金字塔中,用於防守的資金應該是最多的,其他的資金比例應逐漸減小,用於激戰的資金應該是最小。金字塔的底部最開闊,頂最尖,其要說明的就是安排理財防守最主要,然後才能進攻激戰。
守得住錢
當意識到全球一體化已悄無聲息地潛入到我們身邊的時候,這場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已經如此深刻地影響到了我們的理財生活。
投資市道紛亂,前景不明之時,多看少動,防虧為主,不虧就是賺,不失為目前市況下的可行之策。而在大多數投資市場哀鴻遍野之時,尋找“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投資機會,才能更好地度過“寒冬”。
1.改“掙”為“減”,縮小家庭負債,減開支
耿女士的丈夫在經營一家高檔水果店,因為家庭收入不錯,她已經做了三年專職主婦。丈夫每月給耿女士10000元作為家庭開支,維持家裏日常開支4000元已足夠,每月存下的6000元,讓耿女士的手裏小有資本。
耿女士從2007年下半年正式開始了買股票、基金的理財生活。由於操作不當,目前有5萬元資金被套在基金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