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初遇趙嘉南(1 / 1)

導師語重心長道,小文,投入工作才是你該做的,對於這次的報道,你必須有獨特的視角,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當時所有的媒體都是一陣風般鼓吹他的創業神話,再配以政策解讀,三言兩語,乏善可陳。

方聞頁看了看鏡子裏頂著黑眼圈腫眼泡的少女,簡直就像個白癡。再看看導師發過來資料圖裏那個西裝筆挺的青年才俊,截然兩種人生狀態。

不禁拍拍自己腦袋,方聞頁啊,方聞頁,你就這樣自甘墮落下去。

你有臉坐在采訪對象的對麵麼?

可她到底要用什麼獨特的角度,要怎麼去深挖,怎麼去報道。

怎麼另辟蹊徑,鞭辟入裏,給導師一份滿意的答卷?

一瞬間,腦子裏電光火石,閃過一句話:為什麼是他?“

的確,所有的報道都預設了他的成功,對他的神話宣傳甚至含有鼓吹色彩。

可是讓我們回歸到最初,為什麼不是你,不是我,而是他?

方聞頁連夜查完所有資料,最終初步確定可以從幾個方麵來貫穿,趙嘉南的出生和學曆背景,當時的房地產業迅猛蓬勃發展,國家的好些政策背景,當然細看他的創業經曆,方聞頁還發現了更多不為人知的細節。

比如為什麼趙嘉南首選青山?

這個地方到底有什麼特殊的,還是僅僅是個隨意的選擇。

方聞頁細細列了近兩千字的提綱,最後刪選羅列了數十個問題,踏上采訪的路途。

這是他們第一次見麵,他自信爽朗,舉止大方,有商人的做派和精明。

剛跨入社會的她,還沒來得及擦去臉上的失意,就帶著尷尬卻不失禮貌的笑容,步入人生另一個階段。

她絞盡腦汁,試圖順其自然地提出問題。

他胸有成竹步步為營,回答得不卑不亢。

采訪結束時,小記者抱著自己的攝像機默默擦著,腦子裏條分縷析剛剛的對話,試圖整出一點頭緒,畢竟回去可是幾萬字的深度報道。

人來人往,各司其職,除了他被一幫人圍住猶如眾星拱月。

這樣的場景卻讓她格外安心,至少沒人會注意到她,她可以天馬行空,不被打亂思緒。

一會兒想想稿子,心裏燃起鬥誌,方聞頁啊,加油好好幹。

一會兒想到匆匆結束的初戀,瞬間被澆熄火苗,像寒風吹過的曠野,陣陣發涼。

一會兒冷,一會兒熱,一會兒熱辣辣的理想,一會兒酸酸的心情。

方聞頁,你肯定是病了,還病得不輕。

突然耳邊傳來沉穩略帶磁性的聲音:”方記者,待會兒怎麼回去?“

”啊?“還在天馬行空的方聞頁嚇得條件反射般抱著機子站起來,一轉頭就對上那雙噙著淡淡笑意的眸子。

所有人都順著他的話,看向她。

方聞頁的臉瞬間僵硬,剛剛想到那一段了,咦,他問了我什麼?

我怎麼回答。

隻見趙嘉南毫不在意地走近她,拿起那架攝像機,上麵似乎還殘留著她懷中的餘溫。

她竟然也就愣愣地把攝像機交給了他。

不記得導師重複過多少次,攝像機就是記者的生命,它在,你在,它毀了,你也別回來了。

他隻是輕輕地動作,打破了她過往奉行的最高原則。

”走吧,我順便送你一程。“

”呃——“方聞頁的嘴巴舌頭也不聽使喚,半天都打結似說不出一句話。

趙嘉南笑著輕鬆轉身,邁開修長的腿,眾人自動退到兩旁,呈注目狀。

方聞頁終於回過神,小跑著跟上去。

他卻意識到什麼,停下來,回頭望了望她,就在原地那樣等著。

方聞頁時常回想起那時候的趙嘉南,站在原地笑著等她,可他的樣子有些模糊。

可惜初次見麵時,她從來沒想到這便是自己此後的歸宿,也沒有好好銘記住他的一舉一動,沒有仔仔細細將25歲趙嘉南的輪廓,刻在眸子中。

等她想要好好看一眼趙嘉南,才發現那是那樣陌生的麵孔。

陌生到讓她懷疑,當年那個止住步子,緩緩回頭衝她笑的男人到底是誰?

這段婚姻比起初戀更讓她心力交瘁,唯一的不同是23歲的她有大把的時間哭泣,有大把的人關心,隨時可以走出去。

可如今,隻能裝作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