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舉兩個例子說明如何分析年報中的或有事項。
甬成功(000517)2000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365萬元,利潤總額6216萬元,淨資產約2.5億。但在“一、重要訴訟、仲裁事項”中披露,由於1996年為外單位貸款提供借款和信用證擔保,擔保金額為430萬美元,因借款人逾期未歸還,借款人和本公司均被貸款人告上法庭。這已在近幾年的年報和中報中公布。此案已於2001年1月結案,甬成功前後支付了35萬元人民幣。同時甬成功又在“(七)其他重大合同或事件”中披露,對外提供擔保或反擔保金額1.2億元(其中為控股子公司提供的擔保或反擔保金額達9000萬元),占其淨資產的近50%。這些貸款擔保期限都在一年以內,也就是說,如果子公司在2001年無法按時償還貸款,上市公司就有可能用一半的淨資產向銀行還債,投資者要特別小心。
另一個例子是ST陵光(600629),2000年淨資產1.2億元,虧損4000萬元。但投資者看了它的或有事項披露會更加吃驚。或有事項同時在“重大訴訟、擔保事件”“關聯方交易”以及報表附注中披露,其中為控股股東提供擔保金額9498萬元,為子公司提供擔保金額4.17億元,為外界擔保金額5730萬元。其中因被擔保公司逾期未還款而被起訴所涉及的金額達4.8億多元,在“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中披露,訴訟判決書判定立刻清償的金額為950萬元。也就是說,公司的淨資產遠遠不夠清償擔保的負債,財務風險急劇膨脹。
從上麵的分析可以看出,或有事項中的陷阱多多,投資者需要冷靜的分析,以繞過好看的年報外衣,識別出企業的潛在風險。
除了正常披露的或有事項外,對投資者最具殺傷力的就是上市公司惡意隱瞞的對外擔保事項。以引起市場巨大震動的啤酒花事件為例,該公司已經對外公布的擔保總額為79980萬元,因公司“無法與董事長艾克拉木·艾沙由夫取得聯係”而“自查”出來的未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的對外擔保金額為98786.07萬元。因而,該公司對外擔保總共達到了178766.07萬元。當時,啤酒花的淨資產額僅為60122.62萬元,也就是說,該公司對外擔保的餘額是其淨資產額的近3倍。該擔保事件一公布,公司股票連續13個跌停板,迅速蒸發了20多億的流通市值,給投資者帶來慘重的損失。
(1)大量擔保暗藏風險
據統計,截至2004年11月10日,深滬兩市上市公司共公告擔保事項達1560餘件,扣除其中簽訂互保協議或進行互保的事項外,上市公司單方對外提供擔保事項約1180件,而作為受益方接受擔保的事項僅為220餘件。也就是說,上市公司在擔保行為上擔風險、講奉獻的次數5倍於其所接受的被擔保次數。從擔保涉及金額來看,上市公司的付出與所得也不成比例。上市公司對外提供的近1180件擔保事項,共涉及557億元,而作為受益方接受的220餘件擔保事項,所涉及金額隻有200億元。而且上述擔保的統計數據還不包括上市公司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公開披露的擔保事項。
上市公司除上述擔保事項外,還有大量的訴訟糾紛,有些事項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遠遠超出了企業可接受的風險範圍。對投資者來說,這些風險如果不充分地披露,或不計入資產負債表或利潤表,就會對投資者產生重大的誤導。
(2)投資者應小心謹慎
其實中國證監會早就認識到上市公司對外擔保對公司的影響,並發布了《關於規範上市公司與關聯方資金往來及上市公司對外擔保若幹問題的通知》。但是,上市公司違規擔保的情況還是不時發生,因此投資者在分析2004年年報時,對擔保等或有事項應小心謹慎,特別應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分析:
一是查看公司以前及本年度的審計報告,如果在審計報告中提到或有事項,那麼這些或有事項一定對公司經營情況有重大的影響;
二是查看公司年報正文的“重要事項”“重大關聯方交易事項”“其他重要事項”等部分,了解公司是否存在訴訟、關聯擔保及其他或有事項,並評價這些事項對公司經營情況的影響;
三是查看資產負債表及其附注中或有事項的披露情況。
如果上市公司存在或有事項,投資者首先應該評價公司對有關事項披露的充分性;其次要分析公司對所披露的或有事項在財務上是否作了必要的處理,如計提的預計負債是否充分、該或有事項對公司目前及未來經營業績的影響;最後還應適時關注這些或有事項的最新進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