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老街(1 / 2)

-“好的,我知道了”我極不情願的應了一聲我的媽媽。

-然後我穿了那件白色碎花的綿綢家居服。這件睡衣還是我考上大學那年媽媽心血來潮到街上截了綿綢的布,比著一本泛黃的書剪出一片一片的布片,然後拉出了當年姥爺送給她嫁妝-——那台蜜蜂牌縫紉機。在家裏捯飭了一個下午做成的。雖說看著不好看,但是穿著舒服,我一直舍不得扔。

-我摸了摸我的寵物貓“甜妞”。然後走到廚房拿了兩雙筷子還有勺子就和媽媽一道鎖了門然後走出了家門然後就向著我們家屬院門口的那家包子鋪出發了。7月初的8點,天氣已經有一些微熱。好在還不是一個豔陽高照的天氣,太陽躲在霧蒙蒙的雲彩後麵,像極了一位垂簾聽政的老佛爺在一層若隱若現的簾縵後麵端坐著發號著施令,指揮著天下萬物的生長。

-大院門口乘涼的老太太們也已經撤退到了那顆大大的梧桐樹下麵,懶洋洋的搖著手中的大蒲扇。談論著拆遷與補償的事宜,當然他們的話題永遠還少不了的是兒子孫子閨女外孫七大姑八大姨的家常瑣事。給我們大院看門的老太太“蟾兒他娘”在梧桐樹的樹蔭下悠然的愛撫著她的那隻愛貓“肥仔”,“肥仔”臥在“蟾兒他娘”的膝蓋上眯著眼睛,打著呼嚕安逸的享受著蟾兒他娘的愛撫。

-大院門口走不多遠就是一條青石板路,是好老好老的青石板路了。據我的奶奶說這裏以前是我們這個縣城裏最繁華的地方,以前這裏有一個叫“筒子屋”的地方。是那時候大姑娘小媳婦最愛逛的地方,現在這裏已經不見了當年最時髦的布料還有針頭線腦,現在這裏德房主已經把這裏改造成老年娛樂室,每天都會有大叔大嬸在這裏邊打麻將邊拉家常,在天氣不冷不熱的時候也會有一名穿著藏藍色布卦頭上裹著毛巾佝僂著腰的小腳老太太推著一個鐵絲網做的老式嬰兒床,床裏麵放著各式的針頭線腦還有繡花繃和幾雙做好的貓頭鞋。在這裏一邊做著貓頭鞋一邊等著看看有沒有人會照顧她的生意。不過她做的貓頭鞋還真是不錯,老紅色的燈芯絨鞋身,再配上她親手繡製的貓頭鞋麵,貓臉上那一雙雙炯炯有神的貓眼,讓你看著它仿佛就要朝你撲去,有的貓兒兩頰被繡上了兩團秀美的花朵,也有幾雙貓兒的兩頰則被老太太繡上了兩隻威風的大老虎。再加上老太太親手納的布鞋底。讓人禁不住的想買一雙回去給娃娃穿。不過按我們的風俗這貓頭鞋是孩子學走路的時候穿的,孩子穿了以後走路就會穩,寓意是以後會想老虎一樣健壯。那兩頰上繡團花的是給女娃娃穿的,據說女娃娃穿了之後以後就會長得像朵花;而那兩頰上繡老虎的則是給男娃娃穿的,男娃娃穿了以後則會像一個老虎一樣生猛。我小的時候也穿過貓頭鞋那是我太外婆給做的。我們家的每個孩子我爸爸、叔叔、大伯,弟弟、哥哥、穿的貓頭鞋都是我的太外婆給做的。看到這位老太太我不禁又想起了我的太外婆。隻是我的太外婆在也已經在幾年前安詳的離開了我們。-現如今筒子屋也已經沒有了時髦的衣服還有逛街的大姑娘靚媳婦了。就在幾年前街南側的居民都紛紛簽署了拆遷協議,隻剩下街的北側幾處破敗不堪的木質建築在惶恐的望著對麵正在建設的高層建築,路中間的一戶釘子戶“吳蜀黎”在他所有的那棟接的亂七八糟的建築前百無聊賴的給他的狗狗“大黃”抓著跳騷。在不遠的幾年街的對麵也好路的中間也好都會被被推土機推到,取而代之的是小區的小高層建築。還有這青石板路也將被掩埋在寬闊的水泥路下而成為永遠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