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家庭理財與投資(29)(1 / 3)

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國或地區發行的貨幣大致有150多種,在我國境內可以收兌的外幣現有22種(公開掛牌),即美元、英鎊、法國法郎、德國馬克、日元、澳大利亞元、奧地利先令、比利時法郎、加拿大元、港元、瑞士法郎、丹麥克郎、荷蘭盾、挪威克郎、瑞典克郎、新加坡元、馬來西亞林吉特、意大利裏拉、澳門元、芬蘭馬克、菲律賓比索、泰國銖和歐元,其中美元、英鎊、德國馬克、日元、港元、法國法郎、加拿大元、瑞士法郎和歐元可以原幣直接存入;荷蘭盾、比利時法郎、澳大利亞元暫不辦理外鈔賬戶,可以兌換成上述外幣存入。

任何東西多了,就會有比較,有比較就會有差別。對於商品來說,有差別就會有差價,而有差價就有獲利的空間。貨幣也是如此,投資外彙就是掙取不同貨幣之間的差價。

現在,正當的外彙投資途徑是進行個人實盤外彙買賣,即投資者隻要在銀行開設一個外幣賬戶,銀行就可為其提供以一種貨幣按一定彙率折成另一種貨幣的投資服務,外彙牌價與國際外彙市場同步實時傳送。投資者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即時彙率及外彙市場各幣種走勢的把握,確定買賣哪種貨幣。

之所以彌之“實盤”,是因為這種交易不同於遠期外彙買賣和期權買賣,隻能在賬戶餘額內按實際款項買賣一定的外幣,不能進行放大交易,正好是普通百姓外幣“閑錢”投資的好去處。這種交易的主要優勢在於:

(1)實盤外彙買賣業務可為持有外彙的個人提供保值、增值的機會。投資者可借此把自己手中的外幣轉為更有升值潛力或利息較高的外幣,以賺取彙率、利率差和更高的利息收入。

(2)這類業務參照國際外彙市場報價,與通過人民幣套彙相比,買賣價差較小,因此可為確有兌換外彙需要的客戶提供更優惠的彙價。

(3)可由此將一種貨幣換成自己需要的另一種貨幣後提取現款,不僅方便簡單,而且可以以低於銀行兌換的市場價換取自己需要的貨幣。

目前,各家銀行及其在各地對個人實盤外彙買賣的幣種、網點、價格和服務有所不同。從幣種來看,在北京,中國建設銀行最多,有美元、英鎊、德國馬克、法國法郎、瑞士法郎、日元、港元、加拿大元、澳大利亞元和歐元;中國銀行有9種,不包括瑞士法郎;交通銀行有8種,不包括法國法郎;工商銀行有5種,即美元、日元、歐元、英鎊和港元。交易起點金額,工行為100美元或等值的其他外幣,建行和交行隻需50美元或等值的其他外幣。

現在許多銀行都開辦個人實盤外彙買賣業務,交易形式主要是電話委托。

如果投資者手中的外彙數額較大,可以申請銀行私人理財服務,如中信實業銀行廣州分行,居民隻要在該行“私人銀行部”開戶,維持10萬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彙的最低餘額,便可享受這種服務。

外彙交易原則

外彙交易雖然強調順勢而為,但並不是說投資者可以不加分析地盲目跟風。那些沒有主見的人,很容易成為市場的犧牲者。所以投資者必須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遵循以下原則。

1.效益與風險共存原則

隻要是投資,就會有風險,外彙投資也是如此。雖然一般外彙市場交易額都比較大,不容易被某些大戶操縱,不會因某人的言行引起大的波動,但因受時事刺激、經濟數據影響和國際政治風雲的牽動大起大落,甚至見頂見底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因而,外彙投資要想獲利豐厚,就必須承擔較大的風險,甚至有時雖承受了較高的風險,卻不一定能得到較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