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家庭實際上缺乏一個係統的理財計劃,他們進行的投資行為與設想缺乏計劃性,也沒有統一進行家庭資產管理,更沒有為今後做出長遠的打算。根據這種白領三口之家的情況,我們建議其理財目標應定位於保持生活水準、提高投資比例、做好退休規劃。
從收入方麵來看,白先生夫婦每月10000元固定的收入可以算得上是非常優越。而從家庭的理財目標來看,白先生準備再購置一處房產作為投資,這說明白先生的投資意識比較強,投資的方向也非常正確。
而從目前白先生家庭的理財情況來看,主要為以租養房,以收入支付日常開銷,以保險養老,理財結構有點單一。同時,從案例中還可以看出白先生的家庭需求呈現多樣化的趨勢,這類家庭在投資上往往比較大膽。而白先生家庭目前這種簡單化的理財方式符合各個領域家庭理財風險分散的原則,因此,像白先生這樣的家庭應該實行組合投資理財,並突出理財的重點。
當然,像這樣的白領家庭往往會因為收入比較高而忽視了對退休養老的規劃。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目前白先生夫婦僅僅是為自己購買了壽險,而並沒有建立退休基金。因此我們建議,與白先生家庭情況類似的小夫妻,可以在這個階段通過投資理財組合來有意識地為自己的將來積累退休基金,可以采用股票與基金作為投資理財組合,現階段股票投資可以占主要投資地位,而隨著年齡的增加,小夫妻則需要逐漸減少股票投資,取而代之以風險性較小的基金作為投資重點。
如果小夫妻們想要提早退休,那麼首先應該設定一個退休的時間,例如35年後,再依據家庭現在的收支情況來計算到退休當天的退休準備金額。假設小夫妻目前淨資產是0元,每年收入6萬元,退休準備金目標為50萬元,如果小夫妻在這35年中努力增加收入減少支出,努力學習投資增加年報酬率,也許可以更早退休,或是積攢起更多的退休準備金。
退休計劃的製訂
退休理財計劃應該包括:退休後的消費、其他需求及如何在不工作的情況下滿足這些需求。單純領取政府的社會養老保險,隻能滿足一般意義上的養老生活,要想退休後生活得舒適、獨立,我們還要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因此,在家庭資金的運用上,必須要在有工作能力時,規劃出一部分準備給退休後自己養老使用。
退休是每個人早晚不得不麵對的問題。尤其是工作年限越久的人就越能感受到退休規劃的重要。在退休這個問題上,最令大家發愁的無疑就是如何籌措足夠的退休金。尤其在今天,隨著養兒防老觀念逐漸地瓦解,麵對退休,我們不能指望別人幫助自己,因此,一定要及早規劃,為自己的規劃做好準備。
退休趨勢與理財規劃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當整個社會和經濟發展出現重大轉變.這些轉變不僅快速且難以捉摸,這就使退休的觀念與從前有了很大的不同,我們姑且就把這些變化稱之為“現代退休趨勢”。它們包括:
自願提早退休
對於中年夫妻來說,他們很容易因為年紀已接近退休年齡,成為公司首批裁員對象或被迫納入優退名單,這群上班族即使尚未考慮退休問題,也往往因不再具有年齡優勢而使丁作的決定權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中,“退休時間被迫提早”的趨勢相當明顯。
而相反地,正處於青壯年的夫妻們,由於受教育程度高,對於工作的定義不隻是以勞動換取金錢,他們崇尚現代休閑生活與工作並重,重視努力工作、享受生活的人生哲學,所以對於退休時間表的看法,普遍自願提退休時間,再利用餘生好好:享受人生。由此看來今後人們的退休習慣將不再是被迫提早退休,而是自願提早退休。
存錢養老
在過去,老一代人崇尚孝道,養兒防老是普遍被接受的觀念,能養個孝順兒子或乖女兒,退休後的養老其實不用愁。但要達到養兒防老的目標要有幾個條件:一是子女要事業有成,經濟能力足以負擔;二是父母與子女或孫子女之問具有濃厚的親情可以和睦相處;三是子女的配偶要樂意配合。除非上述這三個條件都可能實現,否則我們對養兒防老的期望不能太高。相反地,現代的年輕人恐怕要做的卻是提防“養老防兒”的現象。因為愈來愈多的子女在晚婚、不婚、失業或無力購房時,反過來還要依靠父母。父母若退休後,還得供子女吃住,幫助收入有限的子女追趕飛速發展的社會節奏。養兒不但無法養老,還要再養孫子,分擔養孫子女的責任,甚至父母退休金被不孝子女花光的情況也可能會出現。因此,在養兒防老不可靠的情況下,為養老而自己存錢就成為人們最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