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貨金價200元/克粗略估算,黃金期貨每手合約價值約從6萬元上升到了20萬元。按照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7%來計算,每手合約至少需要繳納保證金1.4萬元;合約即將到期,黃金期貨保證金率提高到20%,每手的保證金將增至4萬元。如果從倉位管理的角度計算,以後做一手黃金差不多需要5萬元。
如果投資者看多黃金,某一月份合約價格對應的是每克190元,此時買入需要繳納的保證金是1.33萬元。如果金價漲到了210元,投資者獲利退出,可獲利2萬元[1000克×(210-190)元/克],投資收益為150%(2÷1.33);但是如果金價下跌,投資者需要不斷追加保證金,一旦沒有資金追加,投資就會被強製平倉。比如金價跌到了180元/克,投資損失為1萬元[1000克×(190-180)元/克],虧損率高達75.188%。黃金期貨風險較大,普通投資者參與要謹慎。
黃金期貨推出後,投資者可到期貨公司買賣。期貨開戶隻需要帶上身份證和銀行卡就可以辦理,與證券開戶類似,隻是將“銀證對應”換成了“銀期對應”,一個期貨賬戶還可以同時對應多個銀行賬戶。
4.黃金期權
期權是指在未來一定時期可以買賣的權力,是買方向賣方支付一定數量的金額(指權利金)後擁有的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指美式期權)或未來某一特定日期(指歐式期權)以事先規定好的價格(指履約價格)向賣方購買(指看漲期權)或出售(指看跌期權)一定數量的特定標的物的權力,但不負有必須買進或賣出的義務。黃金期權就是以黃金為載體做這種期權。在國內,中行首家推出了黃金期權交易,其他的銀行也會陸續開辦。國內居民投資理財又多了一個交易工具。
黃金期權也有杠杆作用,金價下跌,投資者也有賺錢機會。期權期限有1周、2周、1個月、3個月和6個月5種,每份期權最少交易量為10盎司。客戶須先到中行網點簽訂黃金期權交易協議後才可投資,目前該業務隻能在工作日期間在櫃台進行交易。
據了解,支付相應的期權費(根據期權時間長短和金價變動情況而不同)後,投資者就能得到一個權利,即有權在期權到期日執行該期權(買入或賣出對應數量的黃金)或放棄執行(放棄買入或賣出)。
如何用黃金期權來獲利或者避險?舉一個例子,李先生預計國際金價會下跌,他花1200美元買入100盎司麵值1月的A款黃金看跌期權(執行價650美元/盎司,假設期權費1盎司12美元)。假設國際金價像李先生預期的一樣持續下跌至615美元/盎司時平倉,則李先生的收益為(650-615)×100=3500美元,扣掉1200美元的期權費,淨收益為2300美元。如果金價不跌反漲至700美元,投資者可放棄行權,損失1200美元期權費。
這就是期權的好處。風險可以鎖定,而名義上獲利可以無限。期權投資是以小博大,可以用很少的錢,隻要看對了遠期的方向,就可以獲利;如果看錯了方向,無非就是不執行,損失期權費。
在國內投資黃金中,如果紙黃金投資和期權做一個雙保險掛鉤的投資,就可以避免紙黃金單邊下跌被套牢。因為紙黃金隻能是買多,不能買空。
如果在行情下跌的時候,買入紙黃金被套,又不願意割肉,可以做一筆看跌的期權。
例如:320美元買入紙黃金,同時做一筆看跌期權,當黃金價格跌到260美元,紙黃金價格就虧損,但是在看跌期權補回來,整體可能是平衡,或者還略有贏利。
這個就是把紙黃金和黃金期權聯合在一起進行交易的好處。
5.黃金飾品
其實,在日常生活當中一提到黃金投資,很多人還是會認為是購買金飾,其實不然。金飾品的收藏、使用功能要強於投資功能。從投資的角度看,投資黃金飾品是一項風險較高且收益較差的投資行為。其原因是金飾品的買入價和賣出價之間往往呈現出一種倒差價狀態,即金飾品的初次買入價往往大於以後的賣出價,且許多金飾品的價格與其內含價值相距甚遠。由於金飾品的投資收益在短時間內難以實現,因此買賣金飾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是一種長期投資行為或者是一種保值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