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太貪心不懂節製
一個資產上億的富翁,拿出100萬來炒股,就算他想一年賺1000倍,這也不叫貪心,隻能說這對他而言是個有挑戰性的遊戲。而如果一個總資產隻有10萬的工薪階層,拿出9萬元來做投資,隻想一年賺10%,這就是貪心,這就叫不貪之貪。倘若你把房產拿去抵押或刷信用卡透支或找親朋好友們集資來投資基金或股票,哪怕你隻想賺1%,那都是貪心之極。
投資的正確心理應該是:該貪時必須貪,不該貪時堅決不貪。你有10萬資產,拿出1萬來炒股,你想賺10倍,這不叫貪心。相反,如果你隻賺了10%就收手,不僅是傻,而且還非常危險,因為市場不會總是提供那些低風險的投資機會給你。下一次你可能要追高買進,而緊接著又可能會趕上大跌,你反而變成了虧損,這就是該貪而不貪的結局。
6.唯專家意見是從
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選股,許多人會選擇聽取所謂“專家”的意見。其實,“專家”的意見是不是可以聽,關鍵還是你自己要有主見。切記不要把腦袋長在別人的脖子上,當然這也並非是說“專家”分析得不好,而是不能偏聽偏信,聽風就是雨,要養成自己分析的能力,學會積極思考。
7.太猶豫誤大事
有些人,本來在家裏研究得好好的,對一個股票很有信心,可是到了要買了,心裏又開始嘀咕,醞釀了半天還是決定買;要不低點報價吧,誰知道就因為1毛錢股票沒有買到,結果第二天股票就封上了漲停板,腸子都悔青了,見人就講:“我本來研究好了的,誰知道就少報了1毛錢,1毛呀,我要多報1毛多好。”成了祥林嫂。那位也好不了哪裏去,明明看著股票不妙,可是心裏卻想著怎麼盤中也有反彈吧,結果多報了1毛沒有賣出去,結果第二天殺跌,好不容易等跑了出去,利潤已經沒有了大半,也是逢人就說,整個一個祥林嫂。
8.不會割肉吃大虧
這個錯誤有兩個方麵:第一不願割,第二不會割。
先說不願意割的,很多散戶朋友手裏的股票被套了兩三毛錢,分析這個股票後知道它還要調整很長的時間,有人就勸他說割了吧,你猜他怎麼說:
“割肉?我不割,那不是賠了,我就不信它漲不起來。”看看吧,後來真的漲起來了,而且還賺了幾毛錢,可是一直拿了半年,雖然最後賺了錢,但是他付出了極大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從嚴格意義上說這樣的操作在股票市場上是賺不到錢的。
再說不會割肉,這種人一般喜歡心存幻想,總是按照自己的設想而不是市場的信號做事情,說白了就是不尊重市場,有點像是“我知道我錯了,但是我就不改”,明明分析技術指標一支股票已經破位,可是總是幻想著它能漲回來,不賠了再賣。結果呢,到了不割也得割的時候隻好割了,這時割肉也就損失了更多。割肉一方麵是為了保存資金實力,一方麵就是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歸根結底還是綜合考慮了時間和機會成本的。
9.炒股不跟莊
我們知道,一個股票上漲,內因可能是這樣那樣的利好,可是外因確實是主力資金的介入。我們應該承認的是莊家比散戶有信息、研究、資金、人員等各方麵的優勢,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知道教你擒莊殺莊的學問純粹是害你,因為那是找死。莊家是這個市場的贏家,我們就要向贏家學習,不但要學習,而且要站對位置。什麼是正確的位置,就是加入到莊家的隊伍裏,跟著它,順著它指引的方向前進。
10.有地主心理
地主心理就是不勞而獲的心理,不去認真地研究政策信息、行業信息,也不想認真地學習股票投資的技術理論,總是想抄近道,一天到晚地跑到市場上打聽小道消息,什麼哪支股票誰做莊了,哪個公司要重組了,國家要公布什麼政策了之類的,夢想著有一天聽個大金娃娃回來,從此一朝暴富,子孫三代衣食無憂。豈不知道天底下本沒有這樣的好事,就是有也輪不到散戶來享受,往往是打探到消息之日就是作為散戶的你被套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