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後記道,路線中浮現(1 / 1)

在財經界有這樣一句名言:“說說巴菲特,隻需要一小時;解釋巴菲特,則需要一本書;實踐巴菲特,卻需要整整一生。”

隻要步入股市,就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被人們奉若神明的“股神”巴菲特。大家認為他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家,都希望從巴菲特的身上發現股市投資的“成功寶典”,都希望自己成為第二個巴菲特。

中國出現了不少巴菲特式的人,他們的投資盡可能地複製巴菲特的理論,如林園、但斌等,中國也出現了一些巴菲特式的概念股,如貴州茅台、招商銀行、張裕等,但都不是很如意,在2008年,林園與但斌都飽受非議,虧損比較大。

能否遵照一種模式,來取得成功?顯然,光有模式是不夠的,這涉及“術”與“道”的問題。

巴菲特領悟了格雷厄姆與費雪的“道”,並活學活用在自己的投資過程中,“術”是可變的,“道”才是原則。

現在的中國,評價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標準往往簡化為金錢這一個指標,這導致人的追求根據這個標準來進行。許多人進入股市,研究和學習巴菲特就是為了能夠在股市上更好地賺取金錢。但是有了金錢後,如何處理金錢呢?許多人就迷茫了,是追求更多的錢,還是把這筆錢花出去,他不知所措了。巴菲特是怎麼樣的呢?他曾經說:“我追求的並不是財富本身,而是創造財富所帶來的成就和滿足。”

可見,巴菲特看著財富的累積是一種樂趣,他玩錢就和年輕人玩遊戲一樣,在裏麵可以感受到人生的樂趣。

跟巴菲特學做投資也是一樣,我們應該學習的不是巴菲特賺錢的“術”,而是巴菲特通過賺錢的“道”。

其實任何的投資技巧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和資本運作方式的變遷而消失,隻有把握背後真正的原則和發展規律才能獲得永恒的成功。巴菲特投資的一生,就是不斷克服自身人性弱點,不斷利用他人人性弱點而獲得滿意收益的一生。就如同他本人說的那樣:“賺錢不是明天或者下個星期的問題,你是買一種5年或10年都能夠升值的東西……很多人都希望很快發財致富,其實我不懂怎樣才能盡快賺錢,我隻知道隨著時日增長賺到錢。”

在書中,我們試圖按時間的順序,對巴菲特一生的重大投資進行展示與解析,來挖掘出巴菲特獲得成功的“真道”。這種分析不是依托簡單的金融投資理論,而是用客觀、務實的態度,從巴菲特的投資人生出發,看他是如何從技術分析走向價值分析的,了解他是如何把價值投資與成長股理論進行融合的。因為,對於巴菲特這樣一位投資大師而言,常規的金融理論分析也許僅僅是班門弄斧,而他本人也對華爾街型的技術分析不太在乎,隻有從投資路線的角度,才能真正地把握巴菲特的投資之道。

事實上,在寫作這本書的時候,我們在了解巴菲特思想漸變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巴菲特投資哲學的精妙之處,這些精妙我們盡最大的努力寫得明白,呈現給讀者,希望對讀者有所裨益。

在寫作這本書的時候,感謝金德東、丁光海、韓其煒、戴翔宇的大力支持,其中,韓其煒對第八章提出了很多意見,在此一並感謝。

讓我們一起學習巴菲特,投資更成功,生活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