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怎樣在市場上賺到錢(2)(1 / 3)

不管怎麼說,我們都很擅長模仿,自然也就容易受周圍事物的影響。問任何一個經紀人,他都會很坦率地告訴你,真正能夠賺錢的交易者(及其最好的客戶)決不是那些在他的辦公室裏把“凳子暖熱”的人。因此,他也不指望這類人成為常客。當這些人屁股上的布都磨破時,他們的錢也全都無一例外地打了水漂。這時就會有新的“笨蛋”來頂替他們的位置。

我更願意看到你心態平穩地進行交易。由於缺乏意思明確的恰當術語,我們暫且稱之為“科學交易”。人們在交易時總是太過衝動,你總想跟著董事會辦公室裏坐在你旁邊的人走,當時他從“熱凳子”上一躍而下,立馬買進了10支股票。不要借交流觀點跟他套近乎,你應該對他的行為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我幾乎從不迷信什麼。我無所畏懼,甚至包括鬼魂和我嶽母(要想讓她不打擾我可真是不容易)。但是,根據經驗,我確實發現了一些神秘的力量。如果你發現自己再買進時犯了錯誤,並且也沒人知道你犯錯了,你就會很快改正,那麼你隻會蒙受輕微的損失或是不賺不賠。但是,如果你一旦讓別人知道了你買的是什麼股票,那麼你就會覺著自己有義務買對股票。不要讓你的朋友知道你犯了錯誤,知道了會對你不利,他會覺著你不聰明,你也可能會一直遊走於希望之間,希望向你的朋友證明你是正確的。

但是,如果你不告訴任何人,隻有你自己知道,你的錯誤很快就可以得到糾正。並且,你的自尊心也不會受到傷害。假如別人不知道,不管我們有多壞多傻,我們都不會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而感到羞愧。據說,罪行一開始是以“被抓了現行”為條件的。隻要你不結交董事會的朋友,你就能做到自己的交易自己去做,這樣從心理角度來說,你在做決定時,也就不會有人幹擾你。

關於為什麼我不想讓你與董事會的“替補隊員”討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理論上說,購進股票之後,價格稍微下跌並沒有什麼不正常的,這個原因我們在前邊也已經討論過。如果你以55美元買進了美國鋼鐵股,你可能已經預測到,該股票一兩天後會漲到57美元;你也不擔心它會跌到50美元,因為你已經給經紀人下達了指令,要求在股票跌至52.125美元漲至66美元時賣出。從你發出指令到你收到經紀人的賬單,你的鋼鐵公司股已經以66或52.125美元的止損價格賣出,你確實也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了。

買進的時候,你就已經預測到,交易有可能會損失300美元,你也已經用比買進低了三點的止損委托證明了這一點。你最關心的不是股票價格跌了多少,而是要漲多少。關於這一點,你會在晚報上找到答案。大盤上的波動除了會讓你緊張之外,對你沒有任何好處。

我們來最後分析一下大盤有什麼用處。你以55美元買進,大盤顯示,股票已經跌到了53美元。這隻會對你有一種影響:“我已經損失了200美元,為什麼還要多損失100美元呢?”於是你賣出了股票。令你沮喪的是,你才賣出去5分鍾,就發現股票上漲了一兩個點甚至更多。沒有人明白這一兩個上漲或下跌點究竟是怎麼回事,不要試圖去利用這一兩個點賺錢。如果晚上看一下報紙,而不是一天盯著大盤,你就會對股票的變動情況有更為清晰的把握。最重要的是,這樣你就會駕輕就熟,不會再浪費時間“作壁上觀”。這樣,在你的股票漲到66美元之前,你也就免了焦慮之苦。

如果有人要問,是什麼原因造就了成功交易(在前麵的章節中,我已經講述了長期投資要遵從的法則),我的回答會是:正確理解市場動向。我並不是說,隻有吃過了才能證明“布丁”的存在。我們不能說,股市上賺錢的人就有正確的看法,同樣也不能說沒有賺錢的人的觀點就不正確。實際上,一個在股市上賺了錢的人之所以不能算是一個優秀的交易者,是因為他沒有證明自己可以繼續賺錢。

同樣,我也不會說,一個股市上蒙受了損失的人就一定是個差勁的交易者。當其他條件都一樣時,對於蒙受損失者和賺錢者,我對前者更有信心。股市法則對於兩者所起的作用是一樣的。賺錢者最有可能失去自己所賺的錢,而蒙受損失者則有可能再賺回一些錢來(你可能還會想起,耶穌曾經說過,“下邊的有可能會升上來”,反之亦然)。如果一個人沒有對市場做過研究,不具備交易的基本知識,但他卻賺了錢,那麼他就會過度自信。這種過度樂觀的心態就會轉而控製他,把他拖下馬。然而,蒙受損失者則會陷入深思,認真考慮自己為什麼會賠錢。如果他足夠明智,他還會繼續考慮,自己為什麼會犯錯誤,在什麼地方犯錯了。就這樣,他遲早還會成為成功的交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