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堅持長期投資長期投資就是白頭偕老:專情比多情幸福1萬倍(1)(1 / 3)

巴菲特根據自己的投資理念和投資實踐得出一個經驗總結,同時也是他對普通股票投資者的忠告:長期投資是股票獲利的基本方式。

巴菲特對於長期投資有著特別的鍾愛,觀察巴菲特持有的幾種股票可以發現,幾乎每一種股票都是家喻戶曉的全球著名企業的股票,其中可口可樂為全球最大的飲料公司,吉列公司則占有全球60%便利刮胡刀市場,美國運通銀行的運通卡與旅行支票則是跨國旅行的必備工具,富國銀行擁有加州最多的商業不動產市場,並位居美國十大銀行之一,聯邦住宅貸款抵押公司則是美國兩大住宅貸款業者之一,迪斯尼在購並大都會/美國廣播公司之後,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傳播與娛樂公司,麥當勞也是全球第一大快餐公司,《華盛頓郵報》則是美國最受尊敬的報社之一,獲利能力也遠高於同業。

巴菲特與他的導師格雷厄姆投資普通公司的短期投資和分散投資不同,他是集中投資於具有高於產業平均水平的超額盈利能力的優秀公司的股票並長期持有,這使他比他的導師格雷厄姆獲得了更多的投資利潤。

巴菲特認為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思考公司的收購:“起初它有點像一段羅曼史。你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與女性來往,對她們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然後進行你的第一次約會,最終你迎來了你人生最重大的時刻。這樣,你還會在第二天就開始考慮,要不要以兩倍到三倍的價格賣掉它?”

很多投資者對股市有著內在的恐懼心理,他們認為股市是動蕩不安的,因此,當他們在短期內獲得了一定的利益時,就會被一種患得患失的心理所左右,這種心理讓他們寢食難安,因此,他們往往會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拋售股票,以規避風險。也就是說,短線操作和在股市裏頻繁出入,讓他們感覺風險較小。

然而巴菲特對此不以為然。他認為,一些短線投資者之所以存在這樣的心理,是因為他們對股票投資缺乏實際深入的了解。換句話說,對股市的恐懼首先是來自投資者自身對於投資風險的無知,以及對股市逆轉的擔心。而短線投資的結果,往往是投資者對市場的整體把握出現偏差,導致買在高點,賣在低點,影響了最終的收益。購買股票其實很簡單。你要做的事情是按低於企業內在價值的價格購買一家企業的股票,如果該企業管理層誠實可靠,那麼你就永遠持有這些股票。巴菲特對此的看法是:放棄短線操作,堅持長期投資。

巴菲特認為,長期投資對比短線操作,更容易讓投資者獲得收益。因為,長期投資所追求的,是股票的長期利潤,也就是說,投資者可以不重視盈虧的次數比例,而關注盈虧的質量,這是長期投資與短線交易最本質的區別。這樣,長期投資者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分析市場、學習理論和觀察情況,避免了因為匆忙和緊張而進行短線操作給投資造成的失誤。

巴菲特把自己的成功經曆總結為長期持有、長期投資的結果。他甚至承諾說,自己到死都不會將手中持有的《華盛頓郵報》的股票賣出去。

巴菲特就是這樣一個投資家。他進行股票買賣並非將眼前的利益作為一個大前提。眼前他可能買入股價正上升的股票,使他可以很快地得到利益,但卻不能使他動搖保留這些股票以期將來獲取更大收益的信心。同樣,他也不會因為買入的股票股價下跌而將股票拋售。他看中的是長遠的投資利益,而不是短線的投機所得。他習慣於以長時間去衡量得失成敗。這是巴菲特之所以成為一位傑出的投資者,被投資者奉為“股神”的原因之一。

投資者要學習巴菲特的遠大眼光,不要斤斤計較於短暫的利益,而要將眼光放得長遠一些。然而普通投資者看事物,一般隻是看到目前,或是一兩年之內的利益,而忽略了5年、10年、20年,甚至是更長期的收益。他們衡量事物,也隻以眼前利益作為大前提,而不會以終身受益作為出發點。這讓他們習慣於短線操作,最終的結果是遭受了損失或收益較少。

因此,投資者應當學會像巴菲特一樣,堅持長期投資的方式,這是贏得更多收益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