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注重理財,讓未來生活更有保障(4)(2 / 2)

國內的留學貸款推出已有幾年,但與住房貸款、汽車貸款相比,留學貸款卻不那麼受人青睞。中國銀行北京分行一位信貸人員透露,他們分行分理處今年留學貸款的總額還不到住房貸款總額的1.5%。

究其原因,有關人士分析認為,是銀行的宣傳力度不夠、留學貸款條件過於苛刻以及很多出國留學者存在的留學誤區。

記者在采訪申請出國的留學人員時發現,絕大多數的人不知道可以在國內的銀行申請留學貸款;有的表示留學貸款手續太繁雜,費時、費力又費錢,他們寧願向親戚朋友借,又快又省事;也有人表示,貸款留學對普通家庭來說壓力太大,連本帶利要多出好多錢。

與住房貸款或汽車貸款相比,留學貸款的條件確實更苛刻一些。根據規定,留學貸款需提供抵押或擔保,而且都有最高貸款限額:以房產作為抵押的,貸款最高額不超過抵押房產價值的60%;以國債、存單作質押的,貸款最高額不超過質押物價值的80%;以企業債券作質押的,貸款最高額不超過質押物票麵價值的60%;以第三方提供信用擔保的,若保證人為法人,則貸款可全額發放;若為自然人,貸款最高額不超過20萬元人民幣。

此外,對作為抵押的房產必須是留學生具有本地戶口的直係親屬的完全產權(已付完按揭)房產,除了父母之外,第三方的房產一般不被認可。這條抵押擔保要求大大限製了留學貸款的客戶群,一些不在戶口所在地、或者戶口所在地沒有留學貸款銀行分支機構的學生,就會因此而被拒之門外,失去留學貸款的機會。當然,銀行所作的這些留學貸款的規定和限製,是為了控製貸款風險而采取的無奈之舉,在個人信用誠信還有待於逐步完善的情況下,這些措施還是很有必要的。

一個留學生在英、美、加、澳、日等國家的學費加生活費平均每年在12萬至15萬元左右人民幣,留學新西蘭、荷、法、德等國每年也需要8萬至10萬元人民幣。一般來說,能送子女自費出國留學的家境都比較殷實,但近兩年也有一些不太富裕的家庭也送子女出國留學,但有些家長錯誤地認為,隻要把孩子送出去,他們在國外打工也能完成學業。

出國留學畢竟是一項比較大的教育投資,一般的家庭很難一下子拿出這麼一大筆現金供孩子讀書。雖然大多數留學的國家都允許外國學生留學期間合法打工補貼費用,但留學生打工所從事的往往都是低收入的工種和行業,他們在不耽誤學業的前提下,打工賺取的收入一年不會超過6萬元人民幣。當合法的打工收入仍難保證其留學生活時,留學生就會主要從事打工,這樣就失去了留學的意義,其結果是打工掙到了足夠的費用,卻耽誤了自己的學業。現在英、美、澳、日等一些國家對中國留學生的經濟能力卡得很嚴,其根源就是中國學生在國外打工非常普遍,有一些人已遠遠超出了留學的範疇。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借助銀行的信譽和財力來完成留學確實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據了解,目前銀行同意留學貸款的金額還比較低,通常都不足以使學生完成國外大學或研究生學業幾年中所需要的費用,留學生到國外後的第二年就必須要自己另想辦法。有些專家已經呼籲金融機構增加貸款額,以切實解決留學生的實際需求,其前提是盡快建立一套安全、完善、有效的金融信譽體製,使借款人在完成學業之後會自覺、主動、守時地歸還銀行貸款。

家庭理財巧“借債”,合理使用“借債款”

趙曉梅和王紅芳在同一個單位上班,他們兩家的總體收入都差不多。可是,這兩家的現實情況卻有很大的不同。趙曉梅家的錢基本上都是月月光,所以多年來也沒有什麼存款。而王紅芳家不僅買了新房,而且還存了一筆可觀的家庭儲備資金。

於是,趙曉梅便向王紅芳請教家庭理財的高招。這時,王紅芳便把她家“債本”拿了出來。翻開一看,裏麵的東西還真不少:1月5日,王紅芳借款100元送婚禮;4月6日,王紅芳借款200元買連衣裙……王紅芳說道,每個月他們都是先留下當月進行的家庭開支,然後將剩下的錢都存入銀行。倘若整個家庭成員中,出現了計劃外的開銷,那就必須寫借條從家庭存款中申請一定量的借款,既然是借款就必須還上。這就是說當在自己手頭比較寬裕的時候將這些借款歸還。在這種規定的約束下,家裏的每個成員的消費都控製的比較好,多以家庭存款也就漸漸多起來。他們將這樣的做法稱之為“家庭借債理財法”。

在得知了王紅芳家在家庭開支方麵的這個竅門之後,趙曉梅也開始使用這種辦法了。經過了一年的試用,效果的確不錯。自己和老公都克服了原來消費隨心所欲的毛病,他們的家庭財政狀況也有了明顯的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