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什麼是基金
一、基金的發展曆史
中國的股市在製度性變革、人民幣升值等大環境下,發展迅速。作為主要機構投資者的基金,隨之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但基金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理財產品呢?
基金是集中眾多投資者的零星資金,交給專業的管理人管理和運作,投資於股票、債券及其他金融投資工具,並由專門的保管人保管資金,所有出資人按出資比例共同分享收益和承擔風險的一種運作方式。這裏的“基金管理人”、“基金保管人”,連同投資基金的“基金持有人”,一起構成了基金的當事人,形成了基金管理人和基金保管人之間的資金分離製衡關係,基金持有人和基金管理人之間的委托管理關係,滿足了投資者投入資金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需求。
基金在不同的國家或地區稱謂是不同的,美國稱為“共同基金”,英國和我國香港地區稱為“單位信托基金”,日本和我國台灣地區稱為“證券投資信托基金”。
基金的發展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期。英國政府於1868年在倫敦設立了“國外及殖民地政府信托基金”,成為世界上第一家較為正式的證券投資基金。但基金真正的繁榮時代是從美國開始的。據美國股票市場的統計資料顯示,到2005年底,美國共同基金的個人投資者達到了9100萬,代表5400萬戶家庭,占美國家庭總數的47.5%;共同基金占家庭金融資產的比例達到了20%,平均每家持有基金48000美元。也就是說,有近一半的美國家庭持有基金。
我國基金發展時間雖然不長,自1992年11月,第一家比較規範的投資基金——淄博鄉鎮企業投資基金(也叫淄博基金)正式設立之日起,也隻有10多年的曆程,但發展卻異常迅速。2006年,我國基金規模從4586.88億份增長到6631.86億份,增長44.58%;基金資產淨值從5579.18億元增長到9411.65億元,增長68.69%;基金投資於股票市場的市值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由17.57%上升到23.54%。從基金品種看,也出現了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還迅速發展了ETF、LOF等創新基金品種,複製、分拆基金更是得到不斷運用,並且在嚐試QFII、QDII方麵也邁出了很大的步子。基民的隊伍也得到不斷壯大,據有關資料統計,2006年全年新增A股投資者開戶數達513萬戶,而新增基金開戶數突破了700萬戶,創下了曆年之最,基金的未來發展空間極其廣闊。
二、基金的特點
1.專業性
基金由專業機構運作。參與基金投資的管理和決策人員、研究和分析人員均具備一定的金融、財務、經濟等專業學曆和從業經曆,還具備一定的投資實戰經驗。規範化和標準化的基金投資流程,也體現了基金投資過程的專業化,這是與我們個人理財的不同之處。由於有專門的時間,能夠發揮專長,運用專業的投資工具,專業進行股票市場品種的調研、分析和論證,所以基金管理和決策人員掌握的信息、知識和經驗比個人投資者要多得多。當然,經過這樣的曆練,基金投資管理人員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2.門檻低
基金的購買價格相對較低,發行麵值均為1.00元人民幣;現行的基金認(申)購也隻要求1000元及其整數倍,采取定期定額方式進行基金投資,200元、300元等整數倍也可參與,極其方便和靈活。正是由於基金投資額度小,參與門檻低,才解決了大多數人“錢不多,入市難”的問題,成為投資者積累財富的重要起點。
3.組合投資、分散風險
基金將資金分散投資於股票市場上的多種品種。投資學上有一句諺語:“不要把你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分析表明,要在股票投資中做到起碼的分散風險,通常至少要持有10隻左右的股票,這對於中小投資者來講是難以做到的。投資於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一旦這家公司因經營不善,嚴重資不抵債破產了,投資者便可能盡失其所有。而以股票為投資對象的基金,通過把資金分散投資於各個行業、各種類型、不同風格、增長潛力不等的股票,使某些股票跌價造成的損失,可以用其他股票漲價的盈利來彌補,分散了投資風險,達到了小資金也可以組合投資、降低個股風險的目的。
4.流動性強
基金的買賣程序非常簡便。對於封閉式基金而言,投資者可以直接在股票市場上變現,買賣程序與股票相似;對開放式基金而言,投資者既可以向基金管理人直接申購或贖回基金,也可以通過基金直銷中心、銀行網點、證券公司營業部等代理銷售機構申購或贖回,或委托投資顧問機構代為買賣。
第二節 基金的分類
目前的基金品種繁多,不同的投資者又有不同的投資興趣和偏好。選擇什麼樣的基金?哪些基金是滿足自身投資需求的?還需要對基金的分類作一些了解,以便在今後的實際操作中做到有針對性的選擇,靈活運用。
基金的分類如下。
一、按基金份額是否增加或贖回劃分
1.開放式基金
是指基金的份額不固定,可以隨時進行申購和贖回,但不能上市交易。
2.封閉式基金
其份額是在發行前事先固定下來,既不能增加,也不能減少,但可以在股市上轉讓。
具體區別將在後麵的章節中作詳細介紹。
二、按組織形態的不同劃分
1.公司型基金
本身就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發行股票或受益憑證的方式來籌措資金。投資者購買了此類基金,就等於有了基金投資者和股東的雙重身份,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一定的義務。投資者持有股份越多,對公司的重大經營決策也就有了更多的話語權。公司型基金隻要不出現破產、清算、經營不下去的情況,一般具有永久性。
2.契約型基金
指專門的投資機構,比如銀行和企業,通過訂立契約(相當於商業活動中訂立的合同),共同出資組建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籌措社會上分散閑置的資金,契約期滿時,基金經營也就自然終止了。與公司型基金不同的是,投資者對契約型基金如何運作並采取的重大決策不具有發言權。也就是說,投資者隻能被動地接受基金的淨值表現,決定是繼續持有還是放棄,對管理和運作中的情況不加幹預。目前,我國法律規定的基金均是指契約型基金。
三、按投資風險和收益的不同劃分
1.成長型基金
此類基金把追求資本的長期成長作為投資目的,投資具有成長性的股票品種所占比例大一些。這類基金從事股票短期買賣或對發展前景好的股票進行投資,諸如市場中有較大升值潛力的小公司股票,以從這些股票升值或股票短期買賣差價中賺取利潤,一般不看重當期收入。同時,這類基金取得收益後,很少分紅,而是將所得的股息、紅利和盈利用於再投資,以不斷追求基金資本增長。
2.收入型基金
是以能帶來高水平的當期收入為目的的投資基金,投資於股票市場上的績優股票、債券、可轉讓大額定期存單等收入比較穩定的有價證券。收入型基金一般把所得的利息、紅利都分配給投資者。
3.平衡型基金
是指以支付當期收入和追求資本的長期成長為目的的投資基金,主要投資於債券、優先股和部分普通股。這些有價證券在投資組合中有比較穩定的組合比例,一般是把資產總額的25%~50%用於優先股和債券,其餘的用於普通股投資。
四、按投資對象的不同劃分
1.股票型基金
是以股票為投資對象的基金,要求投資股票的比例在60%以上。這類基金與股市的關聯性極強,淨值常常伴隨股市行情的上漲或下跌而出現起伏變化。
2.混合型基金
投資方向主要是股票和債券。既然是混合投資,股票和債券的品種在比例選擇上,就可以根據市場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從而規避因為股市劇烈波動或債市變化而產生的風險。不過,也有專家根據股票、債券投資比例以及投資策略的不同,將混合型基金進一步細分為偏股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偏債型基金等類型。
3.債券型基金
投資方向集中為債券,比例在80%以上。按照投資品種和債券期限的不同,又存在兩種特殊類型的基金:純債型基金和中短債基金。純債型基金是指除新股申購外,全部資金投資於債券的基金;中短債基金指的是以中期和短期債券(即持有的時間為1~5年的債券)為主要投資目標的基金。中短期債券基金不投資於股票和可轉債這類風險較高的品種,投資風險較小。
4.貨幣市場基金
是指以國庫券、大額銀行可轉讓存單、商業票據、公司債券等貨幣市場短期(一般不到1年,平均到期期限為120天)有價證券為投資對象的基金,又被稱為“準儲蓄產品”,就是說可以與儲蓄產品相媲美,在個別地方還有優於儲蓄產品的特點。比如,儲蓄存款的年收益率低,而貨幣市場基金年收益偏高一些;一年期定期儲蓄提前支取,隻能享受活期利息,而貨幣市場基金可隨時贖回,收益並不因此而受到影響。
5.保本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