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基金篇(17)(1 / 2)

從本質上而言,基金管理公司首先是一個企業。既然是企業,盈利也就是其本能的存在目的。由於基金管理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以資產規模為基礎的管理費,這就造成基金管理公司都有擴大其資產管理規模的衝動,以提高其管理費收入。當股市處於高點時,往往投資者對於投資基金的興趣最為高漲。此時投資者更要注意少數基金公司出於自身盈利考慮進行違規營銷推廣,迎合投資者非理性需求的行為。

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規模如果出現快速擴張,往往需要在投資研究、風險控製、後台支持等各個方麵及時加大投入,才能保證其資產管理工作的質量不出現大的波動。這也應成為投資者在目前基金大受追捧的形勢下考察基金公司時要考慮的一個問題。

最後,基金行業成立時間畢竟不長,行業的競爭和變化都十分劇烈。也就是說,簡單地用老公司和新公司,大公司和小公司,合資公司和內資公司來衡量一家基金公司的好壞,都存在著不足之處,這也增加了投資者選擇基金的難度。

新基民投資失敗的主要原因

出現投資損失是投資者最為擔心的事情。投資者購買基金後,短期內經常會因各種原因而導致基金淨值跌破購買“成本價”,即所謂的“套牢”。投資者如果不能正視基金“套牢”現象,就難以實現基金“解套”的目的,從而出現投資損失。

基金“套牢”的原因主要源自投資標的市場風險、基金本身運作失誤和投資人的不良操作。

無論股票還是債券,基金的投資標的都是有一定的市場風險的,基金盡管可以起到分散風險的作用,但不能完全規避風險。一般基金隻能規避因購買單隻證券所帶來的非係統風險,而對整個證券市場波動所帶來的係統風險無能為力。如果同類基金表現均欠佳,那麼基金淨值的下跌就很可能是由於整個證券市場的下挫引發的。投資者麵對這種情況就要考慮通過自身的操作回避或降低投資風險。

林奇認為,回避係統風險的策略和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1贖回基金份額,轉移投資風險

出現基金無法回避的係統風險時,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將原有基金贖回,尋找投資其他市場的基金。例如當投資者購買股票基金時正值證券市場的階段性頂部,在隨後的震蕩過程中投資者就應采取及時有效的止損措施,將股票型基金贖回或轉換成貨幣市場基金,這既起到了回避股票型基金淨值下跌的風險,也充分提高了資金的利用效率。投資者還可以靜觀證券市場的變化,從而選擇新的投資時機而重新買入。

2適時申購新份額,攤低申購成本

如果投資者持有的基金品種不方便贖回,並與證券市場的關聯度極強,而且證券市場已經跌至運行周期的低穀,或者處於階段性的底部,投資者完全可以在此時購買基金產品,起到攤低基金投資成本的目的。相反,如果當證券市場仍然處於下跌趨勢之中,底部反轉趨勢不明朗,投資者就不宜追加投資,以避免陷入越跌越買的不良循環之中。

3利用衍生工具,進行風險對衝

這是機構投資者廣泛使用的一種風險回避手段,即建立基金多頭和衍生工具空頭的適當組合,市場上漲的時候基金獲利,而市場下跌的時候衍生工具空頭獲利。為了方便投資者選擇,現在國外還出現了專門的衍生工具空頭基金,即不斷地賣空證券,以為投資者提供風險回避的工具。我國即將出現的股指期貨也可以成為我國投資者回避市場風險的較佳選擇。

基金本身運作失誤也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基金的投資策略不符合市場的變化規律,二是基金管理人能力有限。前者的表現往往是持同種投資策略的基金業績均不佳,而後者的表現則是單隻基金的業績明顯低於同策略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