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關法律規定,公司當年未盈利,或者流動資產不足抵償債務以及公司利潤未扣除各項應繳納稅金、未彌補虧損、未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和法定公益金時,均不能分紅。此外,公司分紅不得影響公司資產的完整性。

(二)分紅的程序

上市公司分紅,也要有一定的程序。

1.公布分紅預案

上市公司分紅時,先要由公司董事會製定分紅預案,具體確定本次分紅的數量和分紅的方式。安排召開股東大會或臨時股東大會的時間、地點、表決方式。以上內容由公司董事會向社會公開發布。

2.批準及宣布分紅方案

董事會製定的分紅預案必須經過股東大會或臨時股東大會討論,如果未能通過,就要重新修改。如果討論通過,獲得批準,則要公開公布分紅方案及實施的時間。按規定,股東大會討論分紅預案時,該公司股票要停止交易一天。公司公布分紅方案時,該公司股票要停止交易半天。

3.登記股權

上市公司董事會在分紅時要確定一個具體的股權登記日期,這個日期也稱為過戶截止日期。在這個日期收盤之前購買並持有了該公司股票的投資者,則可以列入公司的股東名冊,這些投資者就是在冊股東,都有權享受公司最近一次分派的股利。

4.除息(或除權)

上市公司的股票,在分紅之前其股價中包含著股利因素,因此叫含息股(或含權股)。在公司分紅時,應當通過一定的技術處理將股價中的股利因素扣除掉,這種技術處理叫做股票的除息(或除權)。

公司派發現金時,要進行除息處理,送紅股時要進行除權處理。股票進行除息(或除權)處理一般是在股權登記日的下一個交易日進行。股票進行除息(或除權)的這一天就叫做除息(或除權)日。按規定,當日分紅的股票應當以除息(或除權)指導價作為開盤價。

計算該開盤價的計算公式如下:

除息指導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股息(即每股派現金額)

除權指導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1+(平均每股送股數量)]

股份公司采用送股分紅,除權後,股價高於除權指導價時叫做填權,股價低於除權指導價時叫做貼權。填權可以使投資者獲利,貼權則使投資者虧損。不管是獲利還是虧損,都具有一定的放大效應,因為送股後投資者持有股票的數量比分紅前增加了。

5.送股交易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交易規則,公司所送股份在除權日開盤前就通過計算機打入股東的股票賬戶,當日即可與原有的股一起進行交易。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交易規則,除權日隻有原有的股票可以進行交易,除權後的第三日為送股交易日,在這一日開盤前,計算機將所送股票打入股東的股票賬戶,當日即可進行交易。

6.派現

在公司分紅後的某一日確定為派現日,在這一天,公司自動將分派的現金紅利(扣稅後的)彙入股東的資金賬戶。

四、投資與投機

股市通常把買入股票後持有較長時間的行為,稱為投資;而把短線持有行為稱為投機。

投資者和投機者的區別在於:投資者選擇有潛力的股票,作為長線投資,既可以享受每年的分紅,股息雖然不高但是穩定持久,如果大勢行情非常好還可以趁高獲利套現;而投機者則熱衷於短線,借暴漲暴跌之勢,通過市場炒作謀求暴利,往往造成少數人一夜暴富,多數人損失慘重。

在股票市場中,隻有投資收益大於投機收益,投資者才能傾向於投資而減少投機,這樣,市場中投資的人數大於投機的人數,股票市場才能成為穩定、健康的投資市場,否則股票市場隻能是一個投機的市場。而投資收益大於投機收益的前提是上市公司的高投資回報和高成長性。上市公司的高投資回報和高成長性又是建立在上市公司業績不斷提高的基礎之上。

一般來說,投資者投資的根本目的就是追求收益最大化。在股市中,如果投資獲得的收益大於投機獲得的收益,投資者必然趨向於投資;如果投機獲得的收益大於投資獲得的收益,投資者必然傾向於投機。

投資者購買股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收益。投資收益根據其來源和形式的不同,又可以劃分為兩個主要部分。

1.股利收益

這種收益主要是通過上市公司分紅來實現的。上市公司分紅又可以采用兩種方式,即派現金和送紅股。股利收益是投資者向上市公司投資而獲得的收益,因此是一種投資收益。

2.資本收益

這種收益也叫做股票的買賣差價收益,即投資者通過低價買進高價賣出股票所獲得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