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421家庭積極理財養老扶幼(1 / 2)

所謂的“421”家庭,就是一對夫妻,上有雙方的四位老人,下有自己的孩子。這種家庭,壓力比較大,因為要贍養老人,培養孩子,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因此,“421”家庭,更需要學會理財,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財務,才不至於“錢”到用時方恨少!趙先生和趙太太在兩年前就步入紅地毯,過著甜蜜的二人生活,仿佛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整天無憂無慮。雖然有銀行住房貸款50萬,但是對這對新人來說,沒有別的大開支,支付房屋的月供不成問題。可是今年趙太太懷孕並生下了孩子妞妞之後,孩子的開銷比預想的要大,這對新人就開始發愁了。另外一個讓趙先生頭疼的事是趙先生的父親由於年老,身體不比當年,今年僅住院就醫就花了近6萬元,盡管有醫療保險可以負擔一部分,但是自己還是得承擔部分費用。原來,趙先生和趙太太均為獨生子女,他們家屬於典型的“421”家庭。趙先生今年28歲,在一家IT企業工作,月工資為稅後8000元左右。趙太太今年25歲,為一家商業銀行的職員,稅後月收入6000元。

2004年7月他們結婚時貸款在北京市內購買了一套當時價格為100萬元的住宅。為了盡量節省利息,雙方父母都傾囊而出,首付了50萬元,其餘50萬元就隻能通過銀行貸款。趙先生和太太都有住房公積金,兩人每月分別繳納1500元和1200元,住房公積金賬戶上的餘額分別為55萬元和3萬元。趙先生利用公積金申請貸款,10年等額本息還款,貸款利率是441%,每月還貸5160元。夫妻二人由於工作的時間不長,加上結婚、買房和新房裝修的大額支出,家裏的積蓄非常少,隻有近5萬元銀行活期存款。另外趙先生見老同學炒股票都賺了不少錢,於是也在股票市場上投入了5萬元,結果到現在還被套著。趙先生和趙太太的公司都給上了五險一金,但兩人及父母子女均未投保任何商業保險。

平時趙先生喜歡打網球,每個月與朋友往來約需支出500元;趙太太每月美容健身費用為500元;而全家三口的日常開支雜費也較大,平均每個月家庭雜費(含每月的電費、電話費、物業費、上網費等)需1000元,生活食品飲料雜費約1000元,外出就餐約1000元,每年全家服裝休閑等開支約5000元。家庭交通費每年大約10000元。(趙先生非常喜歡車,希望在明年擁有自己的車)此外,由於夫婦倆的父母均不在北京,因此每年要給雙方父母贍養費共10000元。孩子妞妞一年的開支大概在10000元左右。目前,趙先生夫妻倆覺得未來的壓力很大,希望能夠盡早開始理財,以緩解未來家庭的壓力。號脈問診看得出來,趙先生夫婦的家庭壓力很大,年邁的老人、年幼的孩子,房子等一係列問題,都是趙先生夫妻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對症下藥1“421”家庭更需要理財趙先生家庭屬於中等收入家庭,兩人講究生活質量,花銷比較大,年節餘比率為11%,家庭積累財富的速度不快。投資與淨資產的比率偏低,負債比率和流動性比率都比較適當。但隨著趙先生夫婦父母的年齡增加和女兒妞妞長大,家庭負擔將會逐漸增加。

而女兒妞妞剛出生不久,不管將來發生什麼事情,趙先生和太太都希望妞妞能有足夠的生活費和學習費用。此外,趙先生還是個超級車迷,希望能夠在近幾年內購置一輛價格15萬左右的小轎車。對“421”的年輕家庭來說,麵臨如此的財務壓力,可不是一件好事。一向不太在乎平時花銷的趙先生和趙太太必須現實起來,盡量在不降低生活品質的前提下節省開支。現在趙先生和趙太太已經感覺到收入不夠,但是麵對日益激烈的競爭,在目前的職位上要想提高工資收入非常困難,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應該通過理財開辟其他渠道來增加家庭的收入,並對現金等流動資產進行有效管理。2現金規劃--公積金賬戶餘額還明年房貸趙先生和趙太太的收入都比較穩定,身邊的現金留夠一個月開支就行,另外留兩個月的開支備用,可以以貨幣型基金的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