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一 如何在“不規範的賭場”中博弈取勝(1 / 2)

吳曉波

財經作家,藍獅子出版人

袁幼鳴兄直截了當地說:“本書為利而忙!”這的確讓我非常吃驚。

在中國評論界,袁幼鳴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人,過去10多年間,他久居上海,以高質量、負責任的言論評說國是,在我眼中,這是一位信奉憲政的新自由主義學者。近年來,他對資本市場多有評論,時發卓見,不過,以如此現實主義的方式來創作一部“炒股指南”,卻還是出乎我等友人的意外。這正如他自己在序言中所說的——作為對自己長期喋喋不休言說股市發展正確路徑的一種反動,本書通篇摒棄義正辭嚴的“製度批判”立場,嚴格區分市場“該怎樣”與“是怎樣”,立足市場“是怎樣”討論市場博弈實務。書中涉及市場“該怎樣”分析,但其落腳點是由於市場沒有做到“該怎樣”,它是如何形成掠奪機製的或者是提供了怎樣的暴利機會。本書分析製度,但目的絕不是為了所謂的“製度批判”。

通讀了書稿之後,我才漸漸明白了袁兄的良苦用心。

在最近這兩年,袁幼鳴受人關注,是因為2008年開春他與胡舒立之間的那場“口水戰”。當時,受美國金融危機和國內宏觀緊縮政策影響,滬深股市下探大跌,市場謠傳證監會的一位範姓副主席說不會“救市”,範副主席向記者澄清,稱從未說過“不救市”。據此,時任《財經》雜誌主編、被稱為資本市場上“中國最危險的女人”的胡舒立發表《何必諱言“不救市”?》一文,把範副主席批了一通,並論證“股市不應救、不能救、亦不必救”。胡舒立在文中指稱主張“救市”的“相當一部分引領者其實都是浸淫市場多年的老手,對於所謂救市的後果心知肚明”,“無非是企圖在行情短期波動中漁一己之私利”。

此文一出,袁幼鳴在上海撰文反駁,他認為,胡文的大漏洞在於,其文章立論的條件是把今天的中國A股市場當做一個已經市場化的市場。但中國A股市場是一個市場化的市場嗎?顯然不是!在標誌市場化程度的一些重要方麵,比如股份公司的發行上市準入上,伴隨股改,中國A股市場甚至是倒退的。現在市場暴跌,管理層出台措施讓市場重歸平衡,這不是什麼“救市”,而是履行責任。既然胡文把今天股市的基本屬性都界定錯了,這之後即使妙筆生花、議論生風,均屬於混淆視聽。

胡、袁之爭,頓時被演繹成“反救市派”與“救市派”的交火,一時在資本市場上被炒得十分熱烈。

袁幼鳴是否因此役而“得名”,我不得而知,不過從中卻也體現出他對中國A股市場的基本看法及立場。

在我認識的資本市場觀察家中,袁幼鳴是最清醒,也是最現實的人之一。

關於中國內地股市,我一直認同吳敬璉的說法:“這是一個很不規範的賭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