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新商品引進率。零售企業的長遠發展,要求采購人員在市場競爭中,準確地識別那些符合市場需求潮流、能夠開發利潤渠道的新商品,並按照保證零售企業經營安全的原則,合理地引進新商品。
四、商品采購決策
1.確定商品采購品種
(1)商品采購目錄。一旦商品經營範圍確定以後,就要以此為依據製訂商品采購目錄。通常,商品采購目錄,包括全部商品目錄和必備商品目錄。全部商品采購目錄是零售企業有權經營的全部商品種類。必備商品采購目錄是零售企業維持正常經營的最低限度商品種類。
在零售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全部商品采購目錄隨著企業的經營範圍變化而變化,可以通過建立物流管理信息係統等方式,進行分類管理和信息控製。企業經營管理的重點,是要集中精力管好必備商品采購目錄。
對必備商品采購目錄進行合理分類,可以采用計算機進行分類管理,實行單品核算,對主營商品要盡量細化分類,以便實行有針對性的跟蹤管理。在此基礎上,可以根據顧客需求的變化趨勢和企業的經營特色,不斷地更新必備商品采購目錄。季節性商品需要分季調整,非季節性商品可按年度調整,適時增減。
(2)重點管理原則。現代零售企業的規模再大,也無法經營當今社會的所有商品;企業的管理水平再高,也難以做到把所有的商品都管理得盡善盡美。在商品采購管理當中,同樣麵臨著無法把所有商品的采購工作都做得一樣精細的問題,必須有輕有重、有先有後、有詳有略。為此,許多企業在管理中,采取ABC分類管理法,使企業把有限的管理精力投入到最有價值的那部分商品上麵。
所謂ABC分類管理法,就是將零售企業需要采購的商品,按照金額和品種劃分A、B、C三類。A類商品是指獲利高或占銷售額比重大、品種少的商品,一般金額比重占70%-80%,品種比重占5%-10%;C類商品是指獲利低或占銷售比重小、品種多的商品,一般金額比重占5%-10%,品種比重占70%-80%;B類商品是處於A類和C類之間的商品。
對A類商品,零售企業可以集中精力進行采購控製。對B類商品,可以實行一般性的分級管理,賦予有關職能部門一定的采購管理權限。對C類商品,可以采用較為簡單的辦法進行采購管理,也可以在一定的金額控製範圍,放權給基層銷售組織自行管理。
2.確定商品采購預算
采購預算一般以銷售預算為基礎,根據一定的相關係數進行製定。具體公式為
銷售成本預算=銷售預算(1-平均利潤率)
比如,某連鎖商店一個月的平均銷售額為300萬元,如果其平均利潤率為12%,該店的銷售成本預算為
300×(1-12%)=264(萬元)
我們可以根據以下公式計算出該連鎖商品一年的銷售成本預算,並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計算出采購預算采購預算=銷售成本預算+期末庫存計劃額-期初庫存額比如,上述連鎖商品的一年的銷售目標為3600萬元,平均利潤率是12%,期末庫存計劃額為300萬元,期初庫存為250萬元,全年的采購預算為
3600×(1-12%)+300-250=3218(萬元)
用3218除以12,即為該連鎖商品一個月的采購預算。
3.招標采購
采購招標是通過公開的方式,發布需要采購的商品,廣泛邀請生產廠家進行投標,根據價格、質量、交貨時限擇優購買的製度。
這一製度的優點,能夠在相當大的範圍內選擇供應商,能夠比較有效地保證采購行為公開、公平、公正地進行,防止發生侵害公司利益的現象。
從實踐的情況來看,招標采購是目標最好的采購方式之一。特別是在降低采購成本方麵,有著其他采購方式難以企及的效用。對於大型公眾公司,或者國有企業、政府機關,招標采購的應用更是具有廣闊的前景。據有關資料報道,目前我國推行政府招標采購以後,采購預算平均下降15%左右。如果考慮招標采購商品質量提高的情況,獲利更大。因此,對於大型零售企業需要重點控製的重要商品,最好是堅持實行招標采購製。
由於招標采購不可避免地要發生一些固定費用,對於那些獨立經營的小型便民店,由於采購商品單價低、采購金額低,一般可以采取議價的方式進行采購,從而節約采購成本。
4.采購時間
確定采購時間,是零售企業把握采購節奏的管理方法。一般分為定時采購和非定時采購兩種。
零售經營商品的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