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
其中一個少將軍銜的將軍苦笑了一聲
“剛剛您應該聽到了啊…”
雖說過去他們也經常被希特勒咆哮,很明顯今天卻是最為嚴重的一次,因此幾乎每個人都是麵如死灰
而聽到他們的話施佩爾也點了點頭
雖說明白現在並不是進去的最好時機最終施佩爾想了想後還是對站在房間門前的奧托?京舍
奧托?京舍,1917年9月24日生於耶拿1931年加入希特勒青年團,1934年進入黨衛軍的“阿道夫?希特勒”旗衛隊,1935年加入國家社會黨.1936年起任希特勒的護衛小分隊小隊長,1941、42年在巴特特爾茨容克學校學習,派往前線1943年1月至8月任希特勒的臨時私人副官,隨黨衛軍“阿道夫?希特勒”旗衛隊的裝甲師上前線任連長,1944年2月重擔任希特勒的私人副官1944年為黨衛軍旗隊長.1945年5月2日起為蘇聯俘虜
奧托?京舍作為一位身高2米的副官,常常帶給人們壓力,具有威懾人心的作用在法國戰敗簽署停戰協議的時候,希特勒就曾經讓其帶著一把站在簽署協議的火車門口,“如果法國人敢有一絲不尊重的行為,就開槍”在電影《帝國的毀滅》中,奧托?京舍也曾數度亮相那個高瘦結實而帥氣的元首副官就是他他和另一個希特勒的副官準確的說是管家海因茨?林格曾受命在希特勒開槍自殺後負責燒毀希特勒與希特勒妻子愛娃?布勞恩的屍體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奧托?京舍算是納粹當中獲得比較久的人了
1945年奧托?京舍被蘇聯俘獲成為俘虜後,1950年被判處25年的懲罰勞動,1955年被引渡給民主德國.1956年被從鮑岑監獄裏釋放,逃進聯邦德國,生活在西德並且一直到2003年10月2日才卒於波恩附近的洛馬爾
其八十多歲的高齡,也算是相當了得了
當然能活這麼久,也和他並不是什麼重要人物有關不過就算這樣,作為希特勒的副官,奧托?京舍在被捕入獄後,依然遭到了俄國人的許多刑罰
當然,此時此刻的奧托?京舍還沒有被俄國人俘獲,不過就算這樣,連日來的挫折還是讓奧托?京舍原本自信的神情變得有些憔悴這點在中國人引爆了一枚原子彈後,顯得加的明顯了
“請通報一聲,我想和元首見一麵…”
“這…”
看著施佩爾,奧托?京舍顯得有些為難
對施佩爾,奧托?京舍自然是相當的了解,也很清楚希特勒在整個德國也沒多少看重的人,眼前的這個施佩爾絕對算是其中之一
可是不久前希特勒才剛剛發過一次脾氣,這個時候就讓施佩爾進去,顯然並不是一個什麼好主意
隻是看著施佩爾的表情,最終奧托?京舍還是點了下頭然後轉身敲了敲門
“元首,施佩爾先生能夠見您一麵…”
這麼說的時候,奧托?京舍也顯得有些提心吊膽生怕不一會裏麵就會傳出希特勒的咆哮聲
好在這種情況並沒有出現,沒多久,就傳來了希特勒的聲音
“讓他進來…”
“是”
奧托?京舍呼出了一口氣,然後對著施佩爾道
“請進…”
說著奧托?京舍拉開了房間的大門目送著施佩爾走入其中
在走進希特勒的房間後,施佩爾便看到了依然坐在那裏的希特勒…,
或許是全都發泄出來了,此刻希特勒的神情顯然要輕鬆了一些
不過看著希特勒明顯要比幾年前蒼老了許多的臉,不知道為什麼施佩爾卻突然生出了許多感觸
要知道此時的希特勒也不過才50多歲而已,可是看上去卻比幾年前占領法國時要蒼老了許多就如一個垂垂老朽的老人一樣…
看著這樣的希特勒,施佩爾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才好
然而就在施佩爾呆立在那裏的時候,希特勒卻似乎知道了他的來意一般
“施佩爾嗎……坐…”
兩日後,伴隨著一聲槍響,從柏林傳出了希特勒自殺,戈培爾繼任的消息不過對於中國和盟軍提出的無條件投降,戈培爾卻依然秉持著拒絕的態度
所以沒多久,戈培爾也自殺了
不過和希特勒不同的是戈培爾夫婦先讓人毒死他們的6個孩子然後才一起自殺的當然此外亦有人稱如traudljunge是由戈培爾開槍殺死其妻子後隨即自殺身亡,後來的帝國毀滅當中選擇的就是這個
暫且不提曆史的真相究竟是哪一個,伴隨著戈培爾的死亡,德國投降的阻礙總算是沒有了
於是在希特勒和戈培爾相繼自殺後沒多久,鄧尼茲開始和中國及盟軍方麵進行接觸
應該說,鄧尼茲才算是希特勒真正的繼承者在希特勒自殺後,根據他最後的遺言希特勒將赫爾曼?戈林和海因裏希?希姆萊從納粹黨裏開除、撤去它們所有權力,並任命鄧尼茨為他的繼承者作為帝國聯邦大總統並非元首和德意誌武裝最高統帥,而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成為政府首腦和德國總理
希特勒認為,德國陸軍因為沒有執行希特勒“戰到最後一人”的命令、空軍空軍總司令戈林和盟軍私下談和和黨衛軍黨衛軍全國領袖希姆萊也和盟軍私下接觸,黨衛軍上將的費力克斯?史坦那felixsteiner又不執行希特勒的攻擊命令都背叛了他,隻有海軍能信任
而在戈培爾自殺後,鄧尼茲成為即將崩潰的第三帝國的唯一代表
由於鄧尼茲也曾經去過中國,並且就像曼施坦因和古德裏安等名將一樣,也和中國的一些將領有著比較親密的接觸所以當鄧尼茲開始和中國進行接觸的時候,還是受到了國防軍將領們的禮遇的
畢竟不管是否打過仗,彼此間私底下的交情還是有的
不過關於無條件投降什麼的…
咳咳…
雖說蔡鍔等人都很同情鄧尼茲的遭遇,尤其是同情德國的遭遇,畢竟接連戰敗了兩次,德國想要再起來是很困難的事情了
不過無條件投降畢竟不是他們能夠決定的,雖說如此北京方麵還是給了他們一條命令那就是要求他們盡可能的在盟軍前麵進入柏林
對於先入柏林的好處,或許盟軍理解的很深,國社政府也不會比他們差
對於這點,鄧尼茲也很了解,並且他也想憑此要挾一些什麼
隻可惜,在希特勒死後,柏林守軍原本就被原子彈給摧毀的差不多的戰心,此刻徹底的崩潰了要是城外的聯軍開入柏林,恐怕一天的功夫就能徹底的占領整座柏林
因此在談判的過程中鄧尼茲卻允許國防軍先一部分進入城中而這麼說,事實上代表了鄧尼茲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