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高山,越過那平原,遊擊兵團在前進,誓要攻克沿海地區,徹底消滅白匪軍我們的旗幟染滿了鮮血,紅旗走在最前麵,黑龍江畔遊擊隊員,我們勇敢的騎兵連我們的威名傳播到四方,永遠不會被遺忘,我們立下汗馬功勞,世世代代美名揚…”
在俄國的平原上,那些乘坐在卡車上的俄軍士兵,正在用嘹亮的嗓音唱著這首在蘇俄內戰時期誕生的歌曲
遠東遊擊隊之歌,最著名的蘇聯革命歌曲之一最小說百度搜索“小說”
1920年3月,紅軍政工人員彼得?謝苗諾維奇巴爾菲諾夫為了慶祝戰勝日本武裝幹涉者和白衛軍侵遠東的勝利,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也就是海參威寫了遠東遊擊隊的歌詞後來為紀念被敵人燒死在爐膛裏的英雄謝爾蓋?拉索,巴爾菲諾夫對歌詞進行了修改1922年全殲入侵者後,又把“遠動特別部隊”浴血戰鬥的幾個具有曆史意義的地點斯巴斯克和沃洛恰恩卡寫進歌詞裏去最後詩人謝?阿雷莫夫對歌詞進行整理加工時,又增加了一段詞
1926年7月26日,蘇軍紅旗歌舞團領導人阿?亞曆山大羅夫在基輔附近的達爾尼查村,從136步兵連的連長阿都羅夫那裏記錄下這首歌的曲譜,並改編為歌舞團的演出曲目,此後這首歌馳名世界後來,意大利抵抗運動也唱它,尤利烏斯?伏契克視之為捷克反法西斯愛國者鍾愛的歌曲最小說百度搜索“小說”
不幸的是巴爾菲諾夫死於肅反擴大化1933年,巴爾菲諾夫被開除黨籍,1935年被捕1937年7月29日,背負“組織反蘇作家協會和創作反蘇作品”的罪名,巴爾菲諾夫被槍決
雖說如此,但遠東遊擊隊之歌畢竟也是一首好歌,所以最終這首歌曲還是流傳了下來尤其是戰事緊急的時候,當時的俄隊是需要一些經典歌曲來振奮自己的士氣
不過另一方麵,就在俄軍士兵在那裏用嘹亮的歌聲唱著歌曲的時候不遠處的國防軍士兵卻都有些不悅了起來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首歌曲是在蘇俄內戰期間創作的,聲討的就是當時對俄國進行侵略的‘帝國主義國家’,而偏巧當時的中國就是那些帝國主義國家中的一個,而且還是對俄國造成危害最大的一個
另一個原因則是歌詞出現的一個地方黑龍江…
在俄國,黑龍江被稱作阿穆爾河,後世有一首著名的歌曲叫做阿穆爾河的波濤,也被稱作黑龍江的波濤說的就是這麼一首歌
如今俄國人這麼唱著,自然會讓附近的中國人覺得俄國人是在惦記著自己的地方
不要覺得中國人,就聽不懂俄國的歌曲了…
在蘇俄內戰後,由於當時國社政府吞並了許多原本屬於俄國的領土的關係,所以俄語在國內也是比較主流的一種外語當然當時的國社政府已經開始統一國內的語言,但是短短三十年的時間畢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辦成的
另一方麵,這次被調入俄國國內的部隊,基本上都是曾經在中俄邊境上和俄國人打過交道的,自然多多少少的也懂得一些俄語…
不過也正因為這樣,所以在聽到俄國人唱的歌詞後,才會有不少的人冷笑了起來
“跨過高山,越過平原嗎…”
冷然聽到這句後冷哼了一聲
“的確,在德國人進來的時候這幫俄國人也就隻能做做遊擊隊了”…,
“是啊,瞧瞧這幫人在戰爭爆發後的樣子,恐怕遊擊隊的作用都比他們大…”
也難怪他們會這麼冷嘲熱諷,雖然在曆史上中隊在抗戰的時候一樣是打的一塌糊塗,但至少在這個時代他們的表現還是不錯的與之相比的俄國人卻是真正的一塌糊塗
另一方麵,多年的摩擦也使得兩國間彼此的仇怨甚多,雖說現在因為一個對手而聯合起來了,但也不可能真就因為這件事情而彼此變得親密事實上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於是在國防軍入俄的這段期間裏,兩國彼此的摩擦並不少見
隻不過兩國的軍人都很清楚現在還不是鬧內訌的時候,所以到也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
雖然彼此間的矛盾不少,但是中俄聯軍的士兵卻是繼續的向前方開拔著
雖然曼施坦因是真正意義上的名將,但是說實在的,他手裏的牌實在是太少了,尤其是在戰爭進入後半段的時候,由於手中的資源不足,曼施坦因也越來越難以麵對如今的局麵
反觀另一麵的蔡鍔和朱可夫,由於擁有雄厚的國力,還有龐大的兵力雖然朱可夫那邊因為戰爭的關係,早期的時候損失比較大,但是在補充上來後實力的恢複效率驚人
到了現在,當在遠東的部隊由調上來不少後,朱可夫手中的實力已經不可小覷了
而在蔡鍔和朱可夫的聯手壓製下,曼施坦因也是在節節敗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