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讀笑話,談營銷策略(1 / 3)

· 陷阱往往是用鮮花覆蓋的,相信廣告還不如相信世上有鬼。

· 以滿足消費需求為導向的時代已經過去,引導消費成為新的戰略選擇。

· 采取不同於常規企業的營銷策略,可以達到“反彈琵琶”的效果。

· 細分市場,針對不同市場,提供差異化的產品,是提高市場營銷效率的製勝武器。

· 有的時候厚利少銷比薄利多銷要技高一籌。

◎ 生財之道——笑談“心理定價”

幾乎沒什麼人到白玫瑰餐廳吃飯,老板不知如何是好。餐廳裏飯菜物美價廉,可是好像沒有人願意來吃。

後來他采取了措施把情況改變了,幾個星期以來他的餐廳總是坐滿了先生們和他們的妻子和孩子。每當一位先生帶著一位女士進來,侍者就給他們每人一份印刷精美的菜單,兩份菜單外表看來完全一樣,但內容卻大不相同。侍者給男人的那份菜單上是正常價格,而他給女士們的那份菜單上的價格要高得多,所以當男人從容地點了一份又一份菜,要了一種又一種酒的時候,女士會覺得他比實際上要慷慨得多。

趣評:熟練運用心理定價策略,往往能贏得更多的消費者。

笑話中的經濟學:每一件產品都能滿足消費者某一方麵的需求,其價值與消費者的心理感受有著很大的關係。這就為心理定價策略的運用提供了基礎,使得企業在定價時可以利用消費者心理因素,有意識地將產品價格定得高些或低些,以滿足消費者生理的和心理的、物質的和精神的多方麵需求,通過消費者對企業產品的偏愛或忠誠,擴大市場銷售,獲得最大效益。

心理定價策略的形式有:(1)尾數定價策略。也稱零頭定價或缺額定價,即給產品定一個零頭數結尾的非整數價格,如0.99元、9.98元等。消費者會認為這種價格經過精確計算,購買不會吃虧,從而產生信任感。(2)整數定價策略。企業有意將產品價格定為整數,以顯示產品具有一定的質量。多用於消費者不太了解、價格較貴的高檔產品,顧客對質量較為重視,容易產生“一分價錢一分貨”的感覺,從而有利於銷售。(3)聲望定價策略。對在消費者心目中具有較高信譽的產品製定高價。如豪華轎車、高檔手表、名牌時裝、珠寶古董等。購買這些產品的人,往往不在意價格,而是產品能否顯示其身份和地位,價格越高,心理滿足程度也就越大。(4)習慣定價策略。對消費者已經熟悉的產品價格,企業定價時要采用“習慣成自然”的定價策略,不宜輕易變動。降價會使消費者懷疑產品質量是否有問題。提價會使消費者產生不滿情緒,導致購買轉移。在不得不提價時,應采取改換包裝等措施,減少抵觸心理,並引導消費者逐步形成新的習慣價格。(5)招徠定價策略。這是適應消費者“求廉”的心理,將產品價格定得低於一般市價,個別的甚至低於成本,以吸引顧客、擴大銷售的一種定價策略。采用這種策略,雖然幾種低價產品不賺錢,甚至虧本,但從總的經濟效益來看,由於低價產品帶動了其他產品的銷售,企業還是有利可圖的。

◎ 廣告還有小姐呢——笑談“虛假廣告”

司馬先生請人吃飯,找好了一家正在做優惠廣告的飯店,吃了一半,司馬先生問招待:“不是說消費滿1000元,送四盤大菜的嗎,怎麼還不來?”

招待就去催了,一會兒,四個少女端著四大盆蘿卜來了,司馬先生不高興了,問:“怎麼上這個,廣告上不是有螃蟹和魚嗎?”

招待說:“照您這麼說,廣告上還有小姐呢!”

趣評:陷阱往往是用鮮花覆蓋的,相信廣告還不如相信世上有鬼。

笑話中的經濟學:虛假廣告,是指以欺騙方式進行不真實的廣告宣傳。其虛假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誇大失實的廣告:一般是經營者對自己生產、銷售的產品的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來源等情況,或對所提供的勞務、技術服務的質量規模、技術標準、價格等資料進行誇大,無中生有的與事實情況不符的宣傳。

(二)語言模糊,令人誤解的廣告:此類廣告內容也許是真的或者大部分是真實的,但是經營者措辭的技巧明示或者暗示、省略或含糊使得消費者對真實情況產生誤解,並影響其購買決策和其他經濟行為。

(三)不公正的廣告:是指通過誹謗、詆毀競爭對手的產品來宣傳自己產品的廣告,此類廣告的經營者不但違反了廣告法,而且還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