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中國製造”威脅了誰(4)(2 / 2)

五、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

六、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

七、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八、加強社會建設,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係

九、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十、加快改革攻堅步伐,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

十一、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十二、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起來,為實現“十二五”規劃而奮鬥

隻能產業轉變

“被就業”變成了一個網絡新詞,源於高校弄虛作假。在就業率問題上“注水”,這讓無數為了找工作陷入“水深火熱”境地的大學生們無比憤慨。大學生抱怨工作不好找的聲音不絕於耳的時候,又聽見企業在抱怨產業人才過於缺失。這樣矛盾的場麵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

其實所謂的勞動力的短缺其實是人才的短缺。歸咎原因,產業結構這個大環境難辭其咎。要知道位於相對價值鏈下端的中國,扮演著“世界工廠”的角色,在靠生產型結構來拉動外向型經濟模式下,企業更需要有特殊技能的熟練工,而大學生又希望進入企業能擔任重要職位,就像是賣豆腐的碰上了買肉的,兩者根本不搭邊,所以就業從表麵上看上去越來越困難。

不止是就業,無論是從資源乃至金融甚至發展多重角度來看,中國的產業結構都亟待調整。那麼中國應該從哪幾個角度進行調整呢?

市場多元化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裏,是投資的安全法則。同理,在市場中,多元化也能最大程度的保全我們的經濟體。我國必須堅持市場多元化戰略,這將有助於我國外貿的風險分散,並相應減少貿易摩擦。比如說,2011年我國東莞地區的玩具產業遭遇“冰期”,但是製鞋業發展很好,這便是一個簡單例子。隻有市場多元化才能讓整體經濟效益保持一定的高度,有利於擺脫傳統出口市場的限製,擴大我國出口產品的規模。例如主要出口發達國家的輕紡產品,常常受配額限製及反傾銷指控;並且還有利於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經貿往來與中國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

貿易結構多元化

“一招鮮,吃遍天”的前提是你的“招數”是什麼。依照我國目前的貿易結構看,我們的“絕招”很老土——隻不過憑借壓榨自己的勞動力而已,所以要注意貿易結構的多元化,發展具有高附加值、高新技術、高創彙的項目,並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金融服務業。對於第三產業,要加強第三產業貿易的比重,即逐步開放服務業市場,大力發展服務貿易;而對於金融服務業,特別要注意保持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保持彙率穩定,以此來增強和提高我們的經濟實力,在改善經濟結構的同時相對降低依存度,降低外部經濟風險的影響程度。

加強立法

2011年8月19日美國副總統拜登訪華,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與其在北京飯店共同出席了中美企業家座談會。習近平在會上表示希望美國能放鬆貿易限製,對中國企業提供公平待遇。事實上,中國企業經常遭遇一些“不公平”的對待,比如“綠色壁壘”“關稅壁壘”等。所以中國要不斷的加強立法,讓壟斷、傾銷等不再出現在中國市場。

自保

在前文我已經表述過外企謀殺中國民族品牌的問題,這必須要上升到經濟安全的高度,防止外資控製我國的重要產業,確保國家對關係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行業的控製力。就目前而言,中國大豆喪失了定價權,以及高盛收購了中國兩大肉類企業——雨潤、雙彙,本身都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同時大力發展國內企業,增強國內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在努力做好“引進來”的同時,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通過多種方式把更高技術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製造環節和研發機構轉移到我國,引導加工貿易落地生根和轉型升級,並加強產業配套能力建設,不斷提高自主開發、創新能力,逐步從代加工向代設計乃至自創品牌發展。

改革資源結構

這幾年我國煉焦煤進口量逐年增加,從2006年的466萬噸上升到2010年4500萬噸,提升了將近10倍。我們的煉焦煤需要從美國、俄羅斯等國家進口。需要進口的還有木材,因為森林麵積銳減,我國不得不從別的國家進口木材。諷刺的是,進口木材高達50%的我們是世界木材製品的製造大國:人造板產量達到11000立方米,家具7億多件,木地板3億7千多平方米。林業產業的產值,2009年達到1.75萬億,增長速度28.23%。“大而不強”是對我國能源利用的完美寫照。原油、鐵礦砂、氧化鋁等都需要進口,甚至依存度超過50%。所以隻能發展綜合利用、高效利用、高附加值的資源結構產業,從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入手,改變對資源投入的過度依賴,積極開展節能及資源替代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