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訂閱支持。小船多謝。
~~~~~~
政事署的事情很快便在長生島掀起了一場巨大的‘風暴’。
遷徙時最艱苦的日子已經過去了,隨著宅邸逐漸建成,田地開始耕種,商業逐步開始恢複運作,各人收獲紅利的日子,也已經到來了。
俗話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但~~~,讀書又是為了什麼呢?
此時,李元慶居然公開了政事署的官職,並明確將會將其納入編製,對官員本身的要求又沒有太多限製,長生島這些鎮江裔的豪紳們,又怎的還能坐得住?
這就相當於李元慶給了他們一架登上快速路的階梯啊。
不過,鎮江裔的豪紳們已經像是熱鍋上的螞蟻-----‘火力全開’,長生島的‘坐地戶子’們,尤其是那些有文化、又有經驗和資曆的賬房先生,德高望重的本土鄉紳,包括大批受傷、或是退役的軍官、士兵們,也沒有閑著。
誰又肯讓這些大好的官職,白白落入那些鎮江裔豪紳手裏?
一時間,長生島風雲際會,暗流湧動,各人都在拚盡最大的全力,爭取獲得更多的支持和籌碼。
但此時,李元慶卻已經踏上了前往登萊的快船,正立在船頭,享受著初春還有些寒冷的海風。
對於長生島的際會風雲,自是盡在李元慶的掌控之中。
這其實就像是一潭平靜的湖水,總是平靜,看似是穩定,但也嚴重缺乏變化。隻有水分子之間不斷的發聲碰撞摩擦,才會產生更多的動力,從而,爆發出更強的能量。
而李元慶牢牢掌控著軍權,掌控著大勢,便相當於在他們身上穿上了一根線,隨時都可以把他們提起來,亦或是放下去。
如果是放在尋常,沈有容過壽,而且並不是六十、七十這種‘準點’大壽,李元慶其實不用親臨。
但此時,沈有容已經六十八歲,這位抗過倭、援過朝、平定過台灣的老將,時日~~,真的不多了。
加之隨著閹黨逐漸勢大,袁可立屁股底下的寶座也開始不穩了,登萊屬於他們老哥倆之間的時代,已經開始飄搖。
對於強勢的袁可立,說實在話,李元慶完全沒有什麼好感。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位大佬身上雖然官僚氣息極重,但卻也頗有手腕,某種程度上,他也算是一代文人的標杆。
加之在東江時代,袁可立也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俗話說,‘不看僧麵看佛麵’。
他強勢時,李元慶或許可以直接不甩他麵子,但此時,他已經勢弱,在這方麵,李元慶就必須要更加注重了。
當然,依照袁可立的性子,即便是被去職,這老頭恐怕依舊強勢……
而沈有容,雖已是老邁,但他的根子還在,不出意外,即便沈有容去職,登萊總兵的寶座,恐怕還是要落到他的子嗣頭上。
登萊的水軍雖說與長生島和東江已經無法相提並論,但這塊肉,卻也絕對不小啊……
李元慶忽然想起了沈有容的一首詩,‘把劍專從飛將後,壯心直欲掃妖凶’。
他或許老了,甚至已經昏聵,但他的功績,卻絕不能被抹殺。
‘斬斷骨頭還連著筋’。
沈家的根子雖已經移到了登萊,但在南方,他們擁有的影響力,卻同樣不容小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