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慶分析的很詳細,眾人都是點了點頭。
後金雖然在陸地幾近無敵,但對大海,他們卻有著本能的敬畏。
這海禁政策,固然能幫他們穩固遼地陸地的統治,但沿海,他們就無能無力了。
老奴率軍突破三岔河和遼河防線時,正值封凍期,過河不用費力氣,但此時,河麵解凍,他們就要花點力氣了。
自毛文龍奇襲鎮江之後,遼南的船隻,除卻被毛文龍幾部搜刮,大部分,都被後金自己銷毀,這種狀態下,內河的漁民,即便有船,也絕不會多。
李元慶笑道:“即是如此,這些水手和船,就由咱們代勞了吧。”
張盤這時也明白了李元慶的意思,不由大喜,“元慶,如若這般,那咱們的餘地可就大了。快說說,你到底是怎麼打算的?”
陳忠也反應過來,“元慶,我可說好了,這一次,我一定要打頭陣。”
李元慶一笑,“兩位哥哥不要著急,按照這正黃旗真奴的時間推算,這支人馬,最快也要在明日下午抵達。咱們的時間還很充裕。可以仔細安排一下具體的計劃……”
…………
一夜悄無聲息的過去,太陽從雲層裏升起,柔和的陽光鋪灑在地麵上,將枯萎的萬物,慢慢滋養出一絲生機。
這渡口驛站,也迎來了新的一天。
院落裏已經被打掃的很幹淨,幾乎一塵不染,幾個‘漢軍旗士兵’,正賣力的在院子裏的幾口大鍋邊燒著熱水,旁邊,還有人在殺豬宰羊。
到處都是辛勤準備、迎接主子的模樣。
唯一不同的是,西邊的河麵上,多了十幾艘小船,3、40個水手,正百無聊賴的呆在岸邊,等待著主子派活。
李元慶、陳忠、張盤三人,此時也換上了漢軍旗士兵的衣服,站在渡口邊,‘監視’著這幾十個水手,隨時準備派活的模樣。
到了七八點鍾,又有不少漁民、水手,朝著渡口這邊彙聚。
他們都是漢人,由官滄海來接待安排。
老百姓別說是見真奴了,便是見了官滄海這‘漢軍旗’士兵,這得點頭哈腰,生怕惹得兵老爺半點不快,引來殺身之禍。
很快,這些漁民、水手,便被聚集到了河岸邊。
不多時,又多了十幾條小船,渡口邊已經有了三十多條船,七八十號水手苦力。
李元慶幾人的腦後,都紮起了簡易的金錢鼠辮,頭上戴著厚厚的皮帽子,此時天氣依然很寒冷,若不脫了帽子,很難發現其中異常。
已經快到晌午了,對岸方向,還是沒有動靜,陳忠有些等不及了,低聲道:“元慶,會不會情報有誤,這些狗韃子今天過不來了?”
李元慶一笑,“陳大哥,稍安勿躁。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嘛。”
張盤此時心情早已經明快了不少,也笑道:“老陳,你急什麼?肉都快要到鍋裏來了,咱們何必急於這一時?”
陳忠不爽的道:“你們兩個,還真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啊。懶得跟你們廢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