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慶點頭,兩人分別指揮各自麾下去忙碌。
午飯時間,毛文龍親自來北門防線視察,看到如此慘烈的戰況,他的眉頭緊皺,溫言勉勵陳忠和李元慶兩人。
李元慶也從毛文龍這邊,得到了西門和南門的戰況。
西門和南門雖有後金軍攻城,但無論聲勢還是人數,都比北門這邊小不少,己方雖然有一些傷亡,但都不如李元慶和陳忠這邊慘烈。
得知大局無恙,李元慶這才稍稍輕鬆了一些。
毛文龍視察完畢,很快離去。
看著他有些蒼老的背影,李元慶心中忽然一動。
以毛文龍這種梟雄,他不會看不出,鎮江城內的明軍,已經是強弩之末,即便能堅持過今天,但明天,後天呢?
曆史上,毛文龍在鎮江守衛戰沒有結束之前,就提前離開了鎮江城。
他這次視察,如此匆忙,是不是已經有了去意?
坦白說,如果李元慶換在毛文龍的角度上,這種時候,也會選擇迅速逃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否則,如果性命都沒有了,化作一碰黃土,那還有什麼資格再談其他?
隻是,死守鎮江,畢竟是毛文龍做出的決定,是他迫於各方麵的壓力,綜合考量後做出的決定。
如果,當時毛文龍在得到後金攻勢的消息之時,能再果斷一點,這數不清的好漢子,就不用把這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浪費在鎮江城。在之後東江軍建立的時候,就會有更多的火種。
可惜,一切都沒有如果。
這一刻,李元慶的心裏,忽然一陣燥亂不安。
毛文龍的做法沒有錯,但~~~,他失去了一個男人該有的擔當,他將鎮江城的這近萬將士,當做了他忠於朝廷的墊腳石。
可朝廷,真的會記得這些人麼?
誰又來撫恤他們的家小?
誰又來養活他們的父母?
李元慶拳頭緊緊握起來,指甲深深陷入肉裏,關節都在‘咯吱’作響。
但片刻,李元慶忽然釋然。
毛文龍做的沒有錯。
他知道死守鎮江是個絕頂錯誤的決定,他現在,要把這個錯誤糾正回來,即便,要付出無數鮮血的代價。
長長吐出了一口濁氣,李元慶的眼神,愈發清明。
一將功成萬骨枯。
為了大局,為了大勢,為了將來,鎮江城,必須要付出如此犧牲。
而李元慶也一樣,為了自己的前程,為了自己的理想,在這種時候,也不得不去做些違心的事情……
時間飛速流逝。
下午,後金軍的第二波攻勢很快到來。
與上午的重甲兵攻勢不同,下午這波攻勢,後金軍明顯示弱了不少。
在三四百弓箭手的掩護下,一隊百來人的刀盾兵,試探性的攻擊了幾次城牆,麵對明軍的激烈反抗,他們並沒有再貿然衝擊,而是保持著節奏,似乎,想用這種方法,消耗守衛明軍的體力。
李元慶很快便看出了他們的意圖,可惜,戰爭的主動權,始終牢牢抓在後金的手裏,即便知曉他們的用意,李元慶卻也沒有太多辦法。
隻能讓士兵輪流守城,兩個把總兵力一起,一次守一個時辰,來回調換。
陳忠那邊,也跟李元慶有樣學樣,暫時把局麵穩定了下來。
後金軍方麵眼見如此,也不再貿然,隻是有弓箭手遠遠的放冷箭,與明軍保持著對峙之勢。
傍晚,隨著夜幕降臨,後金軍迅速退卻,整個天地,仿似一下子安靜下來。
李元慶始終惦記著毛文龍的事情,一下午的守城,也總不能完全集中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