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其實我是一個很簡單的孩子,也是一個很平凡的孩子,我不聰明,沒有很好的成績,也沒有很容易就寫出文字的暢快。我每次的文字都必須有靈感,沒有靈感我就會慢慢放棄,不知道為什麼,無論寫到多長都會遵守這個定律,所以我從來寫不好。
但我很想寫,不是享受,而是想。我享受的隻有當一篇完整的文字被我寫出,和靈感突襲時停不下的手指,那會讓我感覺很暢快。就像現在,我的手指不停,我感覺我也是蠻厲害的,至少郭敬明的《愛與痛的邊緣》中他是高一,然而我才初二。
(2)
我沒有辦法把自己的所有都靠文字抖落出來,我也是一個很複雜的孩子。我靈魂深處的那一部分是所有人我都無法告知的,那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缺失了它我會死亡,像魚離開水,人離開空氣那樣,就這麼重要。
(3)
總有人來打擾我的寫作,我感覺有些煩躁。我的文字不喜被打擾,我也一樣。我想要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下舒適地寫作,旁邊放著幾本書,手裏拿著iPad,還要有Wi-Fi,沒有靈感的時候可以休息,不管生活中那麼多令人反感的事情,我隻是個孩子。
(4)
我不喜歡有那麼多朋友,實話,我不希望生活那般的吵鬧,我也不可能把寫作當成畢生的職業,除非我靈魂深處最重要的那一部分,它的夢想無法實現。我的夢想不是寫作,我隻是很羨慕作家而已,我喜歡這個職業,但我不想去做一生,當我成年之後就不會了。
(5)
我隻希望身旁有一個人陪伴,其餘的人都不要來打擾我,我是一個喜歡安靜的人,有時候我甚至想要到某深山老林中去隱居。那裏一定會非常的安靜,非常的貼近大自然,我喜歡那樣,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而不必擔心被人打擾,我隻是個孩子,至少現在是,我隻是個未滿14歲的孩子。
(6)
我不知道這些文字到底要寫什麼,我隻知道這是不久前我看完《愛與痛的邊緣》後的感覺,我也想寫出一本書來,而不是看著別人的書發呆。
(7)
我很早就想寫出一本書來了,早到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我就嚐試過寫作。那隻是片段,一個我小說的片段,隻是我不會把它補全,我不想補全。
小學六年級時在起點注冊了作家賬號,因為怕六個月不發表章節,作家賬號就會被取消,我才匆匆忙忙地開始寫。第一章必須滿2000字,這是當時的我一個無底的深淵。
當時一個隻寫出過700字作文的孩子,讓她在六個月內寫出滿2000字的小說章節,還是一件蠻困難的事情。好在我做到了,不出兩周時間便做到了。原因隻有一個,當時的我不管有沒有靈感,一心隻想寫出2000字來。於是我心裏隻想“管它的,隨便寫下去就好”。
於是我做到了,隻是當時答應每天一更,結果我再也沒更。我是大概5天後才寫出大概的量,然而我懶得把它打出來,一個蘊含了當初無比激動心情的小說,就華麗麗地變成了一個坑。我想我不希望這樣,然而我隻能這樣,我隻是一個孩子,即使我看過很多很多的書,我也堅持不下去。
(8)
其實包括現在,我都不知道我能不能堅持下去,我從未堅持完成一個長篇,最好的結果是兩個未滿2000字的超短篇,那是我除了作文寫出的唯一兩個完整的文字。
不知道為什麼,現在的我想要寫開頭很簡單,卻無法把它堅持下去,或許是因為總有人來打擾吧。
(ps:自序也算一更……第一更,希望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