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發瘋的廣告 (1 / 1)

在我的記憶中,廣告在八十年代之前應該是稀罕物。剛開始時,我還喜歡看看,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新奇。尤其是有美女廣告,人們更是興奮不已地欣賞。但自從廣告鋪天蓋地之後,廣告便和我們如影隨形,甚至讓人覺得有點討厭了。新聞聯播之前有,電視連續劇的間隔有,甚至在情節精彩處也突然冒出來。真實的有,誇張的有,虛假的也有,偶爾還有色情的嫌疑。現在的廣告叫人人心惶惶,不知哪些廣告是真實可信的,哪些廣告是虛假騙人的。稍不留神就會受騙上當。

現實生活中,廣告更像牛皮癬似的,到處蔓延。大樹上有,橋欄杆上有,公共汽車上有,就是廣場的地麵上和長凳上也有。它像蒼蠅和蚊子一樣鑽進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讓人無法回避。去車庫開門時,車庫的門縫裏有時會塞上小廣告;走在大街上,有些時髦的小姑娘和小夥子會猛地向你的車簍裏扔廣告,叫你防不勝防。在這小城中,三輪車上麵也布滿了小廣告,走街竄巷地為一些不知是真是假的產品吆喝。廣告還會鑽進防盜門的門縫裏,而且什麼樣內容都有。有美容的、有賣沙發的、有賣房地產的、有通下水道的、有專門製造假證件的、有賣性藥等等,那些廣告用語讓你瞠目結舌,其膽子更是大得出奇,其構思新穎得離譜。

最讓人氣憤的是報紙間夾著幾張性藥廣告。特別是那《揚子晚報》,因為很多人喜歡看,所以這些廣告商瞅準了商機,不知買通了哪個環節。正常情況下,我會將它從《揚子晚報》中抽掉,偶爾也會忘記的,結果讓孩子看到了,那驚詫和難堪就可想而知了。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黨報中間,也不時地被人塞上刮獎的廣告,不論誰刮都能刮出大獎,剛開始有人相信而且上了當,可後來人們漸漸不信了,但在黨報間夾廣告的現象還繼續著,這說明騙子認為這種手段還有效果,仍有人相信它並主動送錢給他們。

最讓人沮喪的廣告就是電影明星、體育明星或者媒體主播做的廣告。他們利用大眾追星熱和盲目崇拜的心理,用各種廣告、各種誇張的語言騙取善良人門的信任,隨意騙取普通百姓的錢財。假作純情的有、裝腔作勢的有、下流無恥的有,等等,隻要能掙到錢,他們的臉可以不要、他們的誠信可以不要、他們的人格可以不要,但錢一定是要的,不問這錢有多髒。有錢能使鬼推磨嘛!錢可以滿足他們日益膨脹的私欲啊!他們這些“人中之傑”是他們自己作踐自己,成為善良人們可恨、可怕的魔鬼。可以這麼說,隻要做過一次假廣告,他們就會在我們的眼裏分文不值,在電影或者電視中出演稍有點良心的人,我就感到可笑、可悲、甚至可恥。

廣告要規範、廣告要誠信、廣告要受到法律的監督等等。廣告再也不能任意泛濫,再也不能虛情假意,再也不能無恥到極頂。幸運的是,最近黨和國家對此已經給予高度重視,人大好像已經立法,並加大力度整頓。我們期盼還廣告一片清新、真實、可靠的新天地,重新取得百姓的信任,成為百姓的好幫手、好朋友。可我真地不知道,這樣的日子還需要我們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