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 子尤看著你(1 / 2)

柳紅

出版社要將楠楠在病中所寫的博客文章結集出版,楠楠媽媽電話囑我寫序。

我們和楠楠相識在2006年5月。那時,我的兒子子尤經曆了手術、化療,在家中休養,楠楠正在化療中。

是楠楠先在子尤的博客上留言。趕去看她的博客,隻見她寫道:“看著子尤的博客上,那麼多人在祝福他,真的很羨慕。明天要化療的我,並沒有人祝福,所以現在,我要祝福我自己,快快好起來,一定要闖過這一關。我可以的,一定。”我們能體會這份心情,於是我給楠楠留了言:

2006-05-14 19:29:03

子尤祝福你了,就是帶著那麼多祝福他的人的心意一起來的。

我們都是從化療中走過來的,至今還在享受著化療的恩賜。能夠經受化療考驗的人是真棒的人。你就是。我們看你去吧!

我們相約,化療結束後,請楠楠和她媽媽看電影。5月21日上午,我推著坐著輪椅的子尤在西四紅樓電影院門口,等到了急跑而來的母女。此時,楠楠有一張白白胖胖的圓臉,是吃激素發生的變化。布帽子遮擋因化療而脫光了的頭發的頭,和形象瘦削、長發披肩的子尤“對比鮮明,卻又同命相憐”。

孩子天然地有他們溝通的方式和語言。經過短暫的羞澀,他們就聊上了,聊得不可收拾。以後,每一次見麵,都是如此,總嫌時間不夠。

這次見罷,楠楠返回銀川參加高考。子尤在六一兒童節那天寫信給她:

我也不知道自己還高考不高考,所以我把信心全寄托在你身上了,你是承載著雙倍的信心上考場的。你考試之日,我在這邊祝福你。

想想你身份多特殊呀,你比其他人多道刀痕,還怕握筆在卷子上留下筆痕,你真是世上最奇妙的學生,因為你是化緊張為輕鬆,化忐忑為悠閑,化一次考試為一場遊戲,化一段痛苦歲月為一路微笑旅程,化孤注一擲為蓬勃一起。

總之,希望你好好考吧,你我需要麵對的還很多。

考大學,對於眼下中國的孩子來說是從一出生就預定了的考驗和挑戰。對於身患癌症,正在治療中的楠楠,可想而知,其挑戰之嚴峻。楠楠想去實現一下自己的理想,想去檢驗一下自己的所學,她是好樣的,不僅是她的成績,更是她的精神和意誌。

因為我們病在先,走的路稍長,對於癌症、身體有了一些感想。楠楠和家人作著上大學的準備,我和子尤覺得她當務之急是休息。大學可以不上,至少,暫時先不上。在家裏休養、讀書、娛樂的時光也十分寶貴,可以讓心靜下來,畢竟已經奔跑了十幾年。

當楠楠再一次返回北京放療時,我和子尤一再地把這些道理講給她聽,聽著子尤那樣勸說,我看到,疾病帶給一個十六歲孩子的成長和能量。

最終,楠楠決定休學一年。怎麼生活呢?倆孩子有約。

楠楠和子尤,天真、純潔、善良、快樂;一個淋巴癌,一個生殖細胞腫瘤,同樣長在縱隔,同樣做的是胸腔手術,麵臨相同的人生考驗。兩個人在一起無話不談:談病,談單親家庭,談學校生活,談電影,談文學,談友情,談大人,談小孩兒。孩子式的深刻,孩子式的清澈。在這樣的交往交談中,在這樣的因緣際會中,他們彼此純潔地喜歡,純潔地關愛,純潔地需要和依靠。

2006年10月22日,當楠楠得知子尤去世的消息,痛哭著從家中狂奔出去,跑了很遠,最後跌入草叢中。子尤的去世,於她,何止是失去了一個朋友的悲傷,何止是失去了一個病友的悲傷!24日,楠楠來北京向子尤告別,在最後啟程去八寶山時,楠楠向靜臥花叢的子尤哭訴衷腸,她說:“當我禿頭的時候,你對我說:‘你多漂亮啊!像白雪公主一樣漂亮。’現在,我的頭發長出來了,讓你來看,你卻走了……”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