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走過來,看了看椅子,臉色都變了。他回到講台,猛地一拍講桌,大聲問:“這是誰幹的?”我們嚇了一跳,誰也沒見過一向和藹的老師這樣生氣。“是誰?主動站起來承認!”老師的聲音更高了。教室裏靜悄悄的,連窗外飛進的一隻小蟲“嗡嗡”的叫聲,都能清晰地聽到。老師索性不說話了。在黑板上重重地寫了兩個字——“是誰”,還有一個大大的問號。
這時,坐在任星星旁邊的一個女生慢慢地站起來了,幾十雙眼睛“刷”地投過去詫異的目光。難道是她——中隊長宋婉芸?不會,她可是助人為樂的典範,老師的得力助手,每次中隊會的主持活動都少不了她的身影。她會幹出這種事?大家都呆了,老師也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她低著頭,怯怯地用沙啞的聲音說:“對不起,我感冒了……我……不是故意的。”說完,就離開座位,慢慢地走到任星星的旁邊,默默地掏出手絹,彎下腰輕輕地擦去痰,再用衛生紙把整個椅子擦了擦。做完這一切,她向任星星點了一下頭,滿臉歉意。
老師帶頭鼓掌,全班掌聲如雷!
中隊長宋婉芸同學,因為感冒,不留神將一口痰吐在同學的椅子上,麵對老師的大發雷霆,當著全班同學的麵,勇敢地站起來,承認此事的經過。掌聲則表達了老師和同學們對她“吐”這口痰的諒解,更是對她“處理”這一口痰的稱讚。
能給予就不貧窮
文/彭冰瑩
隻有內心富有的人才能給予別人,才能給予別人幸福,能給予就不貧窮。
教師節那天,一大群孩子爭著給他送來了鮮花、卡片、千紙鶴……一張張小臉蛋洋溢著快樂,好像過節的不是老師倒是他們。
一張用硬紙做成的禮物很特別,硬紙板上畫著一雙鞋。看得出紙是自己剪的——周邊很粗糙,圖是自己畫的——圖形很不規則,顏色是自己塗的——花花綠綠的,老師能穿這麼花的鞋嗎?
上麵歪歪扭扭地寫著:“老師,這雙皮鞋送給你穿。”看著署名像是一個女孩兒——這個班級他剛接手,一切都還不是很熟,從開學到教師節,也就是十天。
他把“鞋”認真地收起來,“禮輕情義重”啊!
節日很快就過去了,一天他在批改作文的時候,看到了這個女同學送給他的這雙“鞋”的理由。
“別人都穿著皮鞋,老師穿的是布鞋,老師肯定很窮,我做了一雙很漂亮的鞋子給他,不過那鞋不能穿,是畫在紙上的,我希望將來老師能穿上真正的皮鞋。我沒有錢,我有錢一定會買一雙真皮鞋給老師穿的。”
這是一個不足十歲的小姑娘的心願,他的心為之一動。但是,她怎麼知道穿布鞋是窮人的標誌?
他想問問她。
這是一個很明淨的女孩子,一雙眼睛清澈得沒有任何雜質。當她站到他麵前的時候,他似乎找到了答案。
他看見了她正穿著一雙方口布鞋,鞋的周邊開了花,這雙布鞋顯然與他腳上的這雙布鞋不一樣。
於是有了下麵的問話。
爸爸在哪裏上班?
爸爸在家,下崗了。
媽媽呢?
不知道……走了。
他再一次看了她腳上的布鞋,那一雙開了花的布鞋。
他從抽屜裏拿出那雙“鞋”來。這時他感受出這雙鞋的分量。
她問,老師你家裏也窮嗎?他說,老師家裏不窮。你家裏也不窮。
同學都說我家裏窮。她說。